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块......沈立业有些不放心。
但和以前不一样。
他是不放心儿子,怕小混蛋辜负了人家。
沈立业叹气,又想了想,或许这一点的担忧或许并没有必要。
因为就连他和沈天青的爷爷,也没有像沈天青这样,十七岁就为友人奔丧三千里。
某种程度来讲,小混蛋凌驾于他爹和他爷爷之上了。
“但你小子...最好当个人。”
沈立业喝水吃药,刚吃过药,望着联系人里的‘小混蛋’,笑了笑,感觉自己好了不少。
想了想,他将‘小混蛋’改成‘儿子’。
........
夜色沉沉。
约两个小时后,沈天青终于收到了云悠悠发的信息,告诉他可以来了。
她问需不需要舅舅过去接他一下,沈天青说不用,也不用说地方,他知道在哪。
他走到院外。
已经是深夜,原野上,乡民们却打着手电筒,朝着同一个地方走去。
一个个明亮的手电筒,宛若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黄土山沟。
即使天色已晚,乡里乡亲得知消息的那一刻,还是摸着黑出发,前往灵棚。
由各家老人牵头,漆黑的夜晚,路都看不清,小辈小心地扶着倔强的老头,慢慢走向村中的灵棚。
沈天青打开手机的手电筒,跟着他们一起走。
一处土坡平台,粗糙的树干搭起棚子,挂着的白色纱布随风飘荡,透着哀伤,几圈长长的纸花钱也一同摇摆。
一张供桌,一张遗像,一口冰柜。
天色太晚,前来的都是附近的乡里乡亲,以及早已等候的亲戚朋友。
进来的乡民接过陈建平递过的香烛,向遗像拜拜,便插在香炉中,和云走山关系近的还会磕头。
遗像一侧,身披素白戴孝衣的云悠悠也会向他们俯首一拜。
她在村里的辈分太高,没人受得起,大家会侧着身避开,再朝她回一拜。
香烛飘飘,灵棚内烛火通明,大家都看得到,云悠悠的眼圈红红的,显然刚才大哭一场,便有老人叹息,上前说两句安慰话。
即便有心理准备,可看到父亲冰冷地躺着,那一刻,云悠悠还是忍不住,趴在冰柜上嚎啕大哭。
直到披上孝服,面对着一众担心她的亲戚,她才勉强压住心情,扛起自己的责任。
对一位位连夜前来吊唁的宾客行礼,感谢他们能前来悼念,对安慰自己的长辈露出勉强的微笑,告诉他们自己没事.......
和亲戚沟通丧事的议程,确定下葬的地点,白席的时间.......
慢慢的,不需要她压,接踵而来的事情便将哀伤压在了最后。
她没有时间难过,实在太忙太忙了。
一位位宾客进来,上完香就在旁边和云、陈两家的亲戚聊着天,老人则坐着凳子休息。
忽然一位陌生的宾客进入灵棚,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也引起一些讨论。
和云悠悠一同来了个男孩,这种事情不可能瞒过,大家都已经知道,那是她的同学,来自三千里之外的滨海。
于是长辈们看向他的目光多了些温和与慈祥。
什么话也不说,沈天青一来,陈建平便领着他直入灵堂。
望见了披着洁白孝服的云悠悠,看到了她眼圈比之前红润许多,他轻轻叹息。
于长辈们的密切注视中,他从云悠悠手里接过三支香,望着遗像没有像其他人一样鞠躬三拜,而是上完香后,在地上磕了三个头。
同样,跪在草垫上的云悠悠也朝着他俯首磕头,还以礼节。
这不合规矩,但无人提出异议。
大家不认识也不了解沈天青。
但,十七岁奔丧三千里,对这些朴素的乡民来说,已经足够诠释这个男生的品性。
上完香,沈天青和其他宾客一样到了一边站着。
“小沈,来,坐。”
陈建平搬来一把椅子给他,按道理现在这种场合这是长者才能坐的,沈天青想婉拒,但他神情严肃,都不好拒绝。
一个戴着白色头巾的老人忽然起身,佝偻着腰背,慢慢朝他走来。
沈天青不敢怠慢,赶忙上前,想要扶,老人家的手却已经搭在了他的胳膊,望着他,浑浊的眼里闪着泪花。
“好娃娃....谢谢你。”
看向云悠悠,通过她的嘴型,沈天青确认了老人家就是她的爷爷。
“没关系的爷爷,您坐,您坐。”
沈天青搀扶着老人家的一只胳膊,想让他坐下来。
但老人家抓着他的胳膊,说了些什么,因为口音问题,沈天青听不懂,只是旁边的宾客亲戚露出古怪眼神。
云悠悠这时候也起身了,扶着爷爷,坐到了椅子上。
“爷爷刚说什么?”
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