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4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我坑,生怕我过得太轻松是吧?
    许是感受到了筠哥儿的怨念,义忠亲王三分愧疚两分怀疑四分退让道:“三姐,我对外面不熟,也不认识人,不然我还是回去吧。”
    啊!好茶!
    “没事没事,都认识的,不是说好了去大哥府上吗?”
    “是不是还和筠哥儿不熟?你别害羞,筠哥儿人很好的,我和二哥早就打算让你们认识认识的。”
    凌小小瞬间卖了某个排行老二的人。
    筠哥儿:……
    凌小小安抚了小堂弟,又对筠哥儿道:“堂弟和十一叔一样对道法和炼丹颇有见解呢!”
    “宫中太医不是不敢教我医术吗?我这些日子好多不会的都是找堂弟求解的。”
    原来如此,怪不得凌小小变卦如此之快,只是,淑妃娘娘和帝后不阻止吗?这不是不是意味着义忠亲王这颗雷,帝后并不担心?
    若是如此,那当今的底气和自信,倒是长了不少。
    筠哥儿再度看向商泓,和其对视,商泓竟也不退,四目相对。
    半晌,两人默契的撇开视线,马车中的氛围无声平和下来。
    京中晋王府:
    “好你个筠哥儿,我们不找你,你就不找我们是吧?”
    大皇子一来就往筠哥儿这儿扑,许久没见面的两人直接过起了招,没一会儿就滚在了地上,要多没形象就多没形象。
    晋王妃于情于理都该拦着,凌小小果断抱住大嫂:“嫂嫂莫担心,他们有分寸,出了事父皇会教训他们。”
    晋王妃:??
    再看豫王,将嫂嫂和凌小小护至身前,伸着头像是吃瓜的猹,还不知道从哪儿掏出了一叠瓜子分给他们。
    再看义忠亲王,眼中的无语是那么的清晰可见,是那么的同病相怜……
    晋王妃:“可是这……有损……”
    豫王咳咳两声,“又没人看见。”
    丫鬟仆人瞬间作鸟兽散,机智得一批!
    唯二正常,还没被污染的晋王妃和义忠亲王:离离原上谱。
    打了一架的两个人心情舒畅,“舒坦!”
    晋王熟练地揽着筠哥儿的肩膀,“要我说,你就该学明玕,考个武状元,以后跟我一起去山西,去那北夷地区杀他个七进七出!”
    筠哥儿把晋王的手扒拉开,“别把重量靠我身上,累!”
    又道:“你这个问题,你可以去和陛下商量,我倒是不介意再去考个武状元,就是不知道流程怎么走。”
    看着哑火的晋王,筠哥儿哈哈一笑,“君子不立危墙,你想要七进七出,难哦!倒是等明玕考了武状元,以后上陈杀敌,或许可以替你完成心愿哈哈哈!”
    “我是要做大将军的人,将军哪儿有不上阵杀敌的?谁敢拦我,我把他踢开!”
    筠哥儿跟着拍巴掌闹腾,让晋王加油。
    晋王幽怨的看着他,又看着豫王,豫王直接视若无睹转过头。
    晋王再次看向筠哥儿,筠哥儿:……
    “你就不再继续问吗?!”
    筠哥儿装傻,“问什么?”
    问你没有军费没法七进七出怎么办吗?
    笑话,他就是个刚出职场的小新人,还打不得高端局!
    至于要是说要自筹军费,就更不可能了!不是钱能不能凑够的问题,而是国库是国库,私人是私人,不能混为一谈!要不然让以后打仗的将军怎么办?
    晋王就藩还有四年呢,晋王也该自己想办法呢,好歹是一个亲王!
    晋王:“你一点也不关心我了……”
    众人一阵恶寒。
    筠哥儿也不装了,“滚蛋!你都解决不了的,别来霍霍我,别忘了以前策论的东西我都没解决呢。”
    晋王把头发挠成了鸡窝头,整个人跟个霜打了的茄子一样。
    豫王意料之中的笑了笑,拉着筠哥儿把主人家抛在一边,带着堂弟和妹妹聊天去了。
    我的亲大哥诶,筠哥儿现在就只是个翰林修撰,筠哥儿不俗也是以后不俗啊,你这真是异想天开啊!
    筠哥儿和豫王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哪里是军费的问题,常规的军费是有的,但是要像晋王这样主动向外出击,估计还是大规模,这是国策的问题,筠哥儿是不要命了才会接招。
    就是开海,都还是太上皇和当今出题后他才去破题的,还只能缓缓图之,晋王太着急了。
    回到林府后,筠哥儿整整琢磨了半个时辰,才对新提拔上来不久的小厮云松道:“你去一趟醉月楼顶层,说我明天会去。”
    既然义忠亲王会炼丹,那就告诉忠顺王吧,让他们两位道友切磋去,都是千年的狐狸,别来霍霍他,管他有没有目的还是凑巧,他懒得去猜。
    不过到时候真的要全力开海的时候,倒是可以把宗室力量扒拉到一条船上,他从不做亏本买卖!
    第103章不问苍生问鬼神
    修书,修史,查找文献,整理奏折文书,送入内阁……
    对于刚入翰林的新人,就也没什么区别,但是会先熟悉各部文书,熟悉各种递送流程,还得会尽快熟悉如何担任皇帝笔辞,管理文渊阁(也就是藏书楼)……
    当然,有田渊这个师兄在,林筠很快便适应了这样的生活。
    田渊能在这些年就晋升侍读,已经是速度很快了,这就是背后有人和不跟皇帝对着干的好处。
    而升职,便需要——项目。
    所以哪怕很多时候,翰林院的基层官员在完成自己手中的任务后,都会在翰林院中,文渊阁中,充实自己的知识面,不一定能获得大项目,但是机会是自己创造的。涉猎面广了,见识多了,自己试着编纂文选之类的,也同样是加分项,出众者甚至能在史书中留下一笔,所以在翰林中,学习氛围远超其他部门。
    当然,也有翰林更清闲,这个时代书籍珍贵的原因。
    不然你去户部憨嘻嘻的问一句:“大家怎么不摸鱼编书呀?”
    户部的算盘能把你敲去见太奶。
    田渊见筠哥儿转了转脖子,活动了手腕,开始整理桌面,就知道筠哥儿打算开溜……是打算去文渊阁中工作了。
    “下午要不要等你?”
    筠哥儿连忙点头,给师兄抱了一拳就给垫着脚飞快的溜走了。
    不少翰林纷纷抬起头,嘴角不由得扬起,摇了摇头,打趣的看着田渊:“当初常乐(yuè)才来的时候年岁也不大,倒是沉稳得很,你们师兄弟还真是一动一静,互补了。”
    田渊早就成婚了,虽说男子二十及冠取字,但是提前立业,能独当一面了,也会由家长取字。尤其是田渊名字本就是两字,直呼名字多数时候是一种极其不礼貌的行为,取字后也方面同僚间称呼。
    常乐便是田渊在入翰林后,林如海给他取的字。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