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好在来酒楼的路上苏文娴已经想好了应对的答案,便回道:“我小时候长到八九岁左右,就在码头附近给下船的洋人水手擦鞋,刚开始不懂他们说什么,时间久了我便渐渐会说了。”
这个理由这个年代的星城算是合理的,因为码头附近确实有很多十来岁的小孩子背着木头箱子到处给人擦鞋,大家都知道挣洋鬼子的钱更容易,所以很多小孩子都去码头抢着干活,但能不能学会洋文就不一定了。
还没等她继续解释自己为什么会语,王太太已经忍不住红了眼眶,“阿娴,这些年你受苦了啊。”
王家人并没有怀疑她怎么学会外语的,他们的重点都关注在她那么小就要到码头上去给人擦鞋,而那时候只比苏文娴大2岁的王薇薇却在父母的保护下,最大的烦恼就是想要跟王太太要求做一身新衣服而已。
而没有亲生父母庇护的苏文娴,小小年纪却已经在码头讨生活了。
这个理由是苏文娴编的,实际上原身胆子那么小是不敢到码头上给洋人擦鞋的,她只会跟着养母到酒楼或者茶馆的后厨去当杂工,做一些刷碗、洗菜之类的话,其实比擦鞋还辛苦,好歹洋鬼子花外国钞票还喜欢给小费,挣得比当杂工多。
她也不想跟王家人卖惨,已经过去的事没有必要拿出来提。
但何家二姨太从苏文娴一双养护了一个多月还略显粗糙的手就已经能看出原身过去的生活痕迹,她拉起苏文娴的手,轻轻摸了摸,“苦了你啊。”
说着将手上戴着的红宝石戒指撸了下来,要给苏文娴戴上,“女仔出门身上怎么可以不戴件像样的首饰呢?”
那颗红宝石有一粒花生米那么大,周围一圈镶嵌着碎钻,戴着手上十分夺目。
苏文娴下意识就要拒绝,在她心里还没有真正接受刚认的王家人自然不可能这么贵的礼物,但却被二姨太按住了手,“收着吧,就当是姨母的一点心意,等回头还有别的给你。
王薇薇噘着嘴,“哼,姨母偏心,我喜欢这个戒指很久了,你都不给我。”
王太太立刻说她:“你妹妹吃了那么多苦,你姨母心疼她也是应该的。”说着她也将脖子上戴着的珍珠项链要摘下来给苏文娴。
她的珍珠很圆润,但色泽并不那么鲜亮,一看就是戴了多年的老物件,应该是她常戴的首饰。
苏文娴早就看出来王家人的经济条件一般,根本做不到像二姨太这样随手就能把名贵首饰送人的程度,赶紧阻止道:“别摘,您戴好吧,我已经打工挣钱了,应该是我作为晚辈给长辈买礼物孝敬才是,怎么还能要长辈的爱戴之物呢?”
她也把二姨太的宝石戒指推了回去,其实她还挺喜欢二姨太的这枚红宝石戒指的,但无功不受禄,还是先观察一阵再说吧。
二姨太也看出来苏文娴其实是不舍得王太太破费,所以连她的礼物也不能收,便说:“改日你和薇薇来何家找我玩,再来挑一些更好的。
王薇薇立刻笑开了花,她可是觊觎姨母的首饰盒里的宝贝很久了,沾着苏文娴的光能得一两件已经很好了,将来等她成亲时甚至可以当嫁妆戴在身上,也十分体面。
苏文娴便应了声:“好。
不过从这一件小事,二姨太也能看出苏文娴的人品,这一枚红宝石戒指拿去当铺至少值四五千元,够普通人挣一年多了,但苏文娴毫不犹豫拒绝了,并且很有眼力价,知道王太太经济并不宽裕就不忍心收她的礼物,连拒绝的话都说得那么委
婉。
二姨太看向她的眼神充满着慈爱,从外貌到说话做事的水平,都让她很满意。
一顿饭吃下来,苏文娴跟王家人也互相了解了不少,说话之间亲近了许多。
从酒楼出来的时候,大哥王兴业凑到她身边小声说:“其实我当初就看中了你的那篇文章,但《星光日报》是有规矩的,新人价格只能给那么多。”
“我看《华星马报》登载了你的文章,他家的稿费倒是比别家更高一点,给了你多少?”
“千字五元。”
王兴业点了点头,“还可以了,不过你下次若是还想往这家报纸投稿的话,我陪你去,你一个女仔别随便到陌生的地方去。”
这个大哥大概也是听说过《华星马报》的黑涩会作风,怕她吃亏,特意嘱咐她。
苏文娴的心头一暖,今晚收到的主动关心很多。
虽然她内心还没有对忽然出现的亲人放下防备,但起码今晚是愉快的。
“好的,谢谢大哥。”
“谢什么,都是自家人。”
王兴业又笑着道:“真没想到我的亲妹妹竟然这么有文采,你写的小说很好看,在《华星马报》上登载才一周而已,就已经让马报的销量涨了一千份,这家报纸原来不过是个三流报纸,销量也才四五千份而已。”
“下次你再写新小说时直接投给我就好了,到时候我厚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