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在这场初步登入星城上流社交圈的派对之前,苏文娴有很多事情要做。
除了每日的豪门千金课程之外,还要给全身做保养,苏沪老裁缝上门定做的旗袍和洋装塞了满满一大柜子,珠宝首饰也被长辈们送了好几套。
何老太太在知道苏文娴就是那个当初救了何老太爷一命的女仔之后,之前对她生出的成见一下子少了很多,把她叫到房间里,拉着她的手,刚想说些感谢的话,却发现这孩子的手就算是最近每天用牛奶按摩,也不像何家另外三个没出嫁的千金小姐
那样柔细,很显然,苏文娴过去的生活是何家人难以想象的。
老太太拍了拍她的手,“之前我就想见一见救了老头子的女仔,没想到救人的竟然是我们家的亲孙女。”
“这是菩萨在冥冥之中保佑着我们何家啊。
“你是个好孩子。”
她将手边准备好的匣子递给苏文娴,“漂亮的女孩子应该多打扮,这些鲜亮的宝石我年戴不合适了,给你拿去吧。”
“有些款式你不喜欢的话可以让金店的设计师帮你重新改款。”
“谢谢奶奶!”
又得到一匣子馈赠的苏文娴很高兴,在家里就能随便得到珠宝谁不高兴啊?
她也能感觉到老太太对她的主动亲近,也就跟着软了身段,反正是自己这具身体的亲奶奶,多亲近总没错。
她知道老太太平常除了喜欢听戏就是礼佛,但这两个她都没兴趣,现代年轻人哪有几个爱听戏的啊?连听都听不懂。
礼佛就更无聊了,跪在佛堂里念经,这个她更受不了。
不过想找老年人聊天有一个话题总没有错,那就是听他们讲古,讲那些过去的事,他们一般都喜欢讲,苏文娴只要适当地给出一些正面夸赞,老太太就会很高兴。
“奶奶,过几天我就要正式跟家里的那么多亲戚朋友见面了,你能给我讲一讲各房的人际关系吗?”
老太太一听这个果然一下子来了精神,这题她会,跟旁边陪着伺候的大房珍姨太道:“阿珍,你帮我把家里的族谱拿来。”
“哎。”
苏文娴看了一眼正要去后面小祠堂找族谱的珍姨太,这位珍姨太是大伯何宽寿唯一的小妾,听说珍姨太的爹以前是跟在老太爷身边的保镖,为救老太爷死了,老太太就做主把当时十六七岁的珍姨太给大伯何宽寿当了妾。
苏文娴回到何家这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本家这三房的人基本都见过了,但大伯娘还没见过,据说她是个洋人,常年住在国外,一年里只有半年回星城。
按照现在星城老人的观念大伯娘这个行为就是不侍奉公婆,何家两个老人从一开始就因为她是个洋人不喜欢她,后来更是因为两地分居不专心在家侍奉公婆和丈夫不待见她。
但是对大伯娘与大伯生的大堂哥何添伟以及大姐何莹春都是不错,毕竟他俩一个是何家的嫡长孙,一个是嫡长女,占着身份呢,自然不会太差。
很快珍姨太就捧着厚厚的族谱回来了,她将族谱放到老太太贵妃榻中间的小茶几上,还拿干净手帕将族谱上的灰擦了擦,很是细致的一个人。
苏文娴心想难怪她能得老太太喜欢,何家这么多儿媳妇和妾,珍姨太不仅管着内宅的家务事,还生了一对儿女,虽说是庶出的,但也很受宠。
不过大房的事跟她也没什么关系,她只不过是观察何家的人际关系而已。
老太太兴致勃勃地摊开族谱开始给她讲现在何家的几房人,“你爷爷有三个兄弟,他们分别是......”
趁着中午吃饭的功夫,老太太给苏文娴讲了好一会儿家族人物谱,但她下午的课程很快就要开始了,不得不回屋里等着老师给她上课。
老太太喝了点茶水,还有些没尽兴,难得有孩子愿意听她讲这些过去的事,但也知道不能耽误苏文娴的课程,道:“你其他几个姐姐以前也都这么过来的,不过她们是小时候就开始学了,等长大了就注重学业了。”
“我们家很注重学习的,你的几个姐姐虽然不用出去工作,但也都读了书,她们几个最近都要考大学继续读书呢。
三姐四姐跟苏文娴一样都是十七岁,这年代的星城十七岁就要考大学的,而且他们要先考一个毕业考试合格之后才能考大学入学考试,从春天考到夏天,正好能赶上秋天开学。
也就是说现在何家三个姐姐都在备考大学。
苏文娴也在心里琢磨,她要不要也考大学呢?
豪门千金的琴棋书画课实用性不高,这些都是日常修身养性的东西,要说有用还得是学位证书。
她以前在布政司署门口给人写信挣钱的时候,就看到过那些大学生去参加布政司署的公务员考试,这年代的星城当个公务员是很好的职业,含金量比后世内地公务员的含金量要高很多。
因为一旦能进入布政司署的各部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