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9【修建山寨】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在金钱和优厚待遇的诱惑下,又有几人没忍住,从旁边的队伍里走出,来到韩桢这边。
    感受着怀中沉甸甸的铜钱,这帮人心情复杂的出了宅子。
    韩桢数了数名单,一共招了11个人。
    数量很少,只能勉强凑成一个小队。
    不过韩桢却并不急,只要他承诺的待遇全部应验,那些参军的村民会自发帮他宣传。
    又等了片刻,见没人来参军,韩桢将纸笔推到朱正则面前:“若有村民来参军,你一并登记了。”
    还有一大堆事情等着他呢,实在没空干耗在这里。
    “猴子,跟我来!”
    招呼一声,韩桢大步踏出大厅。
    穿过垂花门,一路出了宅子,只见三十个村民老老实实蹲在树荫下。
    见到韩桢,他们齐齐站起身。
    “走,随我来窑厂。”
    韩桢也不废话,大手一挥,领着一群人走向石灰窑。
    石灰窑位于山腰处的西边,位置比较偏僻,远离村子。
    选在这里,一来是因为石灰窑开窑的时候,会扬起大片灰尘,免得污染到村子。
    其次便是靠近山里,到时上山凿石灰石也更加方便。
    石灰窑早几天就搭建好了,一共三座窑,这玩意儿就是一个简易的土窑,没甚技术含量。
    前期可以烧石灰,等到了后期,工人们操作熟练之后,还能尝试烧制水泥。
    由于粗盐还没运过来,所以韩桢暂时将制盐厂的工人,也一并拉到石灰窑。
    将三十名工人分成两组,一组烧石灰,一组负责在山上开凿石灰岩。
    烧石灰的十五名工人,又分成三班,每班上四个时辰。
    也就是八小时三班倒。
    没办法,烧石灰和烧贝壳不一样,以目前落后的工艺和条件,一窑石灰至少要烧八九天,煅烧的时候,必须时刻要有人看着,以防出现意外。
    给工人们详细讲解了操作和注意事项后,韩桢将猴子拉到一边,吩咐道:“石灰窑暂时交给你管,多上些心。”
    猴子面色为难道:“这……韩二哥,俺没弄过这个啊。”
    他一没烧过石灰,二没管理这么多人的经验,心中压根没底。
    拍了拍他的肩膀,韩桢笑着安慰道:“我平时怎么管村民的,你就怎么管他们,若是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再来寻我。”
    五人中,猴子最为机灵,而且性子不算跳脱,可以当作管理层来培养。
    猴子心里还是没底,哭丧着脸道:“若是烧坏了可怎么办?要不韩二哥你再寻其他人罢。”
    “烧坏了也没事,多试试总能成功。”
    哪怕是韩桢亲自操作,也不一定能保证一次就烧出熟石灰。
    反正石灰石这东西又没什么成本,唯一的成本只是一点工资罢了。
    相比起白糖和精盐带来的暴利,这些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那……那俺试试罢。”
    见他这么说,猴子也只能勉为其难的点头应下。
    韩桢攀着他的肩膀,传授经验道:“平日里多观察,若是觉得哪个工人比较勤勉,便可给予一些奖励,同时提拔一些人帮忙管理。”
    猴子若有所思道:“俺晓得了。”
    “好好干!”
    鼓励一句后,韩桢又匆匆赶回宅子,领着另一帮村民赶往村口不远处的山头,修建山寨。
    修建山寨的村民就多了,男女都有,光是第一批就有五十多号人,接下来还会有村民陆陆续续的赶来。
    人看着多,实则每天也就不到两贯的工钱。
    斧头、锄头这类工具,也都是村民们自带的。
    这座小山并不高,但却乱石林立,只一条蜿蜒崎岖的小路从半山腰处穿过。
    建筑方面,韩桢是个纯纯的外行。
    不过村里却有人懂,就是黄木匠。
    此人木工活虽不如陈木匠那般精细,但懂得却颇多,村里的三座石灰窑便是他设计建造的。
    一伙人赶到之后,韩桢先是吩咐村民们原地休息片刻,自己则带着黄木匠挑选合适的建造地点。
    走了一会儿,见到一处路段两边开宽,韩桢不由问道:“此地怎么样?”
    闻言,黄木匠仔细观察了片刻,又用锄头连续挖了好几个坑,随后摇头道:“这处地方不行,地下石块太多,打不了桩。”
    古代建筑也是要打地基的,只不过与后世的钢筋混泥土不同,这会儿打的是木桩。
    利用冲压法,将木桩夯入地底,最后再铺上一层碎石子,起到减震散力的效果。
    一番寻找过后,总算找到了一处合适的地方,黄木匠沉吟道:“地下还是有石头,估摸着木桩打不深,只能在夯土上面下功夫了。若村长舍得,咱们可以用三合土夯地基和寨墙。”
    三合土,顾名思义是用三种材料混合成的泥土。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