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天宫建成,世界航天丰碑【万更求订阅】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法。
    谁让他在当院工程院院士后,自家女婿又成为了两院院士。
    搁谁身上谁会不高兴。
    不知道有多少人对此感到羡慕。
    尤其那些家里有闺女,并且已经结婚的,怎么看怎么觉得自己女婿不行。
    这时徐源和陈建方他们的目光,也投向了前方大屏幕中显示的火箭画面,用不了多长时间,这枚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就会升空,将空间站的最后一个实验舱,送入预定轨道完成对接。
    彻底组成空间站连接体。
    陈建方不是一个能闲下来的人,下秒扭头看向何鲁平随口问道:
    “怎么样老何,这次发射你们有信心吗?”
    何鲁平闻言扭过头来,先是瞥了陈建方一眼,然后斩钉截铁的回答。
    “当然。”
    “梦天实验舱,可是我们院的最新杰作,并且很多重要组件还有其他部门的协助。”
    “作为空间站的其中一环,绝对能保证系统性能。”
    言语中充满着自信,显然对梦天实验舱的对接,可以说是胸有成竹。
    但话音刚落,他又想到什么连忙补充:
    “还有在很多外形和热控系统设计上,徐源也给了我们很大帮助。”
    “我只是做出了一小部分的贡献。”徐源听到何鲁平的话下意识附和道。
    他的确在外形和热控系统上给出了意见,甚至还包括空间站的其他核心舱实验舱。
    不过梦天实验舱作为航天员工作的地方,和其他舱存在着较大不同。
    除了没有睡眠区和卫生区,最具有标志性的,便是左右两边各一排柜子,正是实验舱里的科学实验机柜。
    包括超冷原子物理实验柜。
    高精度时频实验柜、高温材料科学实验柜、流体物理实验柜等。
    未来航天员或载荷专家,会在这里开展一系列科学实验。
    整个实验舱的研制过程中,空间技术研究院也参与了相关组件的研发,陈建方当然清楚其中实力,刚才也就是故意那么一问。
    也就在他们讨论时,伴随时间一分一秒流逝,距离火箭的预定发射时间越来越近。
    当指令员的播报声响起,整个指挥调度大厅内的氛围也瞬间紧张起来。
    “距离发射还有一分钟。”
    而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天宫空间站最后一环,此次发射过程也进行了全程直播。
    尽管网友们更期待载人登月,但到了这个时候,心情都还是比较激动的。
    在网站平台专门的话题讨论区中,以及直播间纷纷发送评论弹幕,搁心里默念这一分钟倒计时。
    “见证历史。”
    “一飞冲天,一帆风顺。”
    “激动。”
    “天宫空间站发来贺电,正在等待新成员加入。”
    “啥时候能上月球啊。”
    “能不能把我的愿望带上去,以后上课没有早八。”
    “起飞。”
    ……
    很快随着指挥调度大厅指令员念完倒计时,正式下达点火指令。
    能看到画面中的火箭,在成功点火后,开始向着天空飞去。
    持续加速下,犹如一柄钢枪直插云霄。
    并成功实现零窗口发射。
    因为要执行空间站交会对接任务,火箭的发射必须要实现零窗口发射。
    也就是发射时间精度,要控制在一秒内。
    这要求火箭各系统在点火前提前做好准备,等待点火发射。
    徐源对实现零窗口发射并不意外,毕竟早在进行首次自主交会对接实验时,就已经做到了这重要一步。
    但这时他却注意到,旁边的陈建方像是松了口气。
    似乎刚才对发射非常担心。
    而或许是看出了徐源的疑惑,陈建方并未卖关子。
    没等徐源开口询问,便主动解释起来。
    “我们这才采用的是液氢液氧等低温推进剂,要实现零窗口发射,需要综合权衡发射准备的,提前量和低温推进剂蒸发的消耗量间的关系。”
    “为此前期可是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和实验,优化提高了各系统对零窗口发射的适应性。”
    “可以说这是开创了我们低温运载火箭,零窗口发射的先河。”
    将陈建方的话悉数听进耳中,徐源才知道原来这里面还有那么多插曲。
    只能讲在火箭推进剂这方面,不是他擅长的领域。
    最终在火箭的高速飞行下,超大整流罩脱离。
    约八分钟后,实验舱和火箭成功分离,并精准进入预定轨道。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整流罩上,徐源也给出了很多关键性建议。
    比如超大的整流罩,提供了宽敞的空间,是为空间站舱段量身打造。
    并且为了改善气动特性,整流罩设计采用了流线型特殊卡门曲线外形,可以更好的减轻空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