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说好的打擂台,怎么不跟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此次发布会要现场举行月壤交接仪式,出席会议的人员非常隆重。
    除徐源何鲁平和陈建方外,还包括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郭东晓,以及航天局方面相关负责人。
    毕竟除这次任务还是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战。
    具备特殊意义。
    随着预定时间到达,在来自海内外的大量记者镜头注视之下,这场关于国内探月工程的汇报发布会,也正式开始举行。
    首先由航天局负责人开场讲话。
    然后在大家的期待之下,由科研人员现场开启运回的返回舱。
    从中取出采集到的月壤。
    整个过程虽不麻烦,却让现场所有人屏气,目光牢牢盯着科研人员手中封装月壤的容器。
    就仿佛在期待什么绝世珍品解开神秘面容。
    哪怕有着身为记者的专业素养,也只能尽量保证自己不发出声音。
    甚至连一些来自海外的记者,都显得非常激动。
    主要,虽说他们的国家,早就采集到了月壤,甚至连人都送了上去。
    但这已然是几十年前的事情。
    以他们的年纪,现在可还是首次见证月壤采集,心里兴奋很正常。
    另外毫不夸张的讲,这些花费巨大力气,才从月球上采集回的月壤,确实称得上无价之物,否则瓯空局连带NASA方面都不惜公开索要。
    丝毫没在意脸面。
    忽视掉无耻。
    月壤的研究,是人类了解月球的最好方法,能够更加清楚这颗星球是什么样的情况。
    甚至关系到以后月球资源的开采。
    只要是和未来发展有关的事,肯定谁都不想落后。
    这时陈建方将取出的月壤放到称量工具上,随即面带笑容说出总共采集到的分量。
    “本次探月任务共采集到月壤1731克!”
    话音落下的同时,空间内顿时传来一阵热烈掌声。
    大家都为这个结果高兴。
    还记得当初从阿美方手中得到1克月壤,为此科研人员将这1克月壤一分为二,用其中的0.5克进行研究,并发表了研究论文,整个过程就只能用拮据两个简单的字来进行形容。
    至于下面的研究院或高校实验室,更是连研究月壤的机会都没有。
    时隔多年来到今天。
    随着国人首次从月球采集到土壤样本,情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足足一千多克新出炉的月壤,就连一些高校实验室都能分到样品。
    有助于推动国内探月研究的进展。
    接下来的时间。
    按照原定的发布会流程,需要对后续航天规划进行相应的说明,关于这点也是记者们最为期待的。谁让这很有可能吐露出,和载人登月相关的消息,届时随便报道便能引起网友讨论。
    没办法。
    就目前航天领域的情况来说,载人登月无疑是顶流中的顶流。
    于是当记者们终于等到提问环节,每个人顿时变得迫不及待起来。
    不过若仔细观察的话,则会发现绝大多数记者,其目光聚集的位置,全在台上右手边徐源的身上。
    大家都心知肚明,徐源在航天技术研发上,无疑起到着重要作用。
    知道的也肯定更清楚。
    如果讲,现场谁能给出登月大致时间,那毫无疑问非徐源莫属。
    要知道这种事,之前是发生过的。
    当初徐源参加开讲啦栏目,面对大学生询问,便给出了天宫空间有建成时间。
    最终事实证明,徐源给出的预估时间,只会提前绝对不会晚。
    “下面是记者提问环节,就由这位记者先开始吧。”
    伴随台上坐在最边上的人员主持,说着便选择了位看上去比较年轻的男记者,让其作为今天发布会第一个现场提问的记者。
    不知道是不是新入职没多久,这位年轻男记者显得非常激动。
    看到自己首个提问,似乎是没有想到,脸上浮现出的表情明显怔了下。
    好在个人反应还算迅速,很快便回过神,拿起话筒从座位上站起身,将目光落在了徐源身上。下秒赶紧问出自己的问题。
    “我是华新社的记者米彬,很荣幸能有这个机会,站在这里进行采访。”
    “请问徐院士。”
    “目前我们自己圆满完成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期,接下来还会继续进行探月任务吗?”
    “还有我还想替网友们问一个问题,不知道我们的航天员什么时候才能登上月球?”
    徐源虽然并不认识这位记者,但对于对方率先向自己提问并不意外。
    这两天因为NASA公开索要月壤样品的事,他也顺带关注了下网上,自然知道很多人都在讨论登月,迫切想要看到自家航天员登上月球。
    实现国人几千年来渴求的伟大梦想。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