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摘取菲尔兹数学奖【万更求订阅】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徐源对大家眼下的激动心情很理解,毕竟能获得菲尔兹奖的话,对国内数学界来说有着重要意义。
    何况他还会是数学界最年轻的菲尔兹奖得主。
    不过对于最近几天网上网友的讨论,他却并没有特意去关注。
    主要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的攻克,进度条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九十。
    估计用不了几天便能彻底掌握。
    因此他的精力都在这上面,甚至连这届国际数学家大会都没有关注。
    面对唐时宏的询问,他如实回答道:“我倒没有关注网友的讨论。”
    唐时宏闻言微微有些皱眉:“你还在参与张院长的复合材料项目吗?”
    徐源最近几个月经常往燕京大学那边跑,大家自然知道是参与了一项材料研发项目,只不过截止目前始终没有好消息传出。
    尽管他们多少觉得这有点浪费时间,可以徐源的天赋接触新领域也正常。
    作为数学领域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并不适合劝说。
    毕竟徐源如今可不单单是箐华教授,还兼任着航空航天两个系统的研究员。
    对要做的事情有着自主清晰规划。
    徐源听到这句话,则只是点点头承认,并没有详细解释什么。
    这时坐在旁边的廖方义却显得有些担忧,目光在徐源和马智明身上来回移动,忍不住开口讲心里的忧虑讲了出来。
    “本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徐源获得菲尔兹数学奖项的概率高吗?”
    “徐源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发表论文,使得咱们自己的数学学报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出现大幅度上涨。”
    “可是给海外不少数学期刊带来了压力,这会不会造成不利影响。”
    倒也不怪他多想,毕竟菲尔兹奖是国际奖项,并非国内自己设立。
    谁也无法保证国际数学联盟,在奖项评选上会保持数学的纯粹。
    因为徐源成功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帮助数学学报走上了国际数学领域,且如今已经被很多高校承认,让四大数学顶刊都感受到了压力。
    如果徐源获得菲尔兹奖,其名气肯定会迎来新一波的上涨。
    届时势必会带动数学学报。
    从这方面考虑,确实会有人不希望看到徐源获奖。
    比如数学年刊。
    而对于廖方义的担心,马智明却是完全不同看法。
    几乎是廖方义的话音刚刚落下,便立刻接过话茬跟在后面进行补充。
    “哥德巴赫猜想作为数论领域终极问题,被徐源成功证明是整个数学界都认可的,德利涅教授更是给了非常高的评价。”
    “现在徐源在数论领域,可是毫无争议的大师。”
    “再说克雷数学研究所也非常欣赏徐源,如果不能获得菲尔兹,我想就算咱们不说国际上也肯定有人质疑。”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上次举办数学交流大会时,国际数学联盟的代表可是明确表示过。”
    “徐源肯定能获得这届菲尔兹奖,彻底打破国内数学界零奖记录。”
    讲这些话时,马智明脸上表情满是兴奋,简直比自己获奖还要更加高兴。
    廖方义听完马智明的话,整个人也很快放松下来重新浮现出笑容。
    “这样的话,那我就放心了。”
    徐源作为箐华数学院教授,能拿到数学界的诺贝尔菲尔兹奖,对学院也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面对大家的期待,这时徐源却突然开口说:“那個关于这届国际数学家大会,我可能没有时间赶去海德拉巴市参加。”语气是一种斩钉截铁的态度。
    是的。
    他打算缺席数学家大会。
    自从证明哥德巴赫猜想问题后,他在数学领域并没有新的学术成果。
    当然也不会再去讲一小时报告。
    没必要花费半个月的时间折腾,何况这次大会举办的地点还是印度城市。
    眼下他更多的精力还是在复合材料上,想尽快完成最后剩下的进度。
    毕竟就算攻克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想实现大规模量产还需要时间,这就会导致无人机项目迟迟没法开展试飞。
    另外就算是德利涅威滕这些著名数学家,也不会每届数学家大会都参加。
    只有数学界有了重大进展,或者自己研究出新的学术成就才会出席分享。
    至于大会上颁发的奖项,毫无疑问眼下名单应该已经确定了下来,自己去不去现场都没有关系。
    相反要是去了发现没有自己的名字,那才真的显得有些尴尬。
    念头停留在这里,没等大家说话,他紧接着又特意补充了一句。
    “我已经给国际数学联盟组委会发去了邮件。”
    大家将徐源的话听进耳中,此刻也不由得保持起沉默谁都没率先开口。
    主要如今徐源已经不是单纯的博士生,而是在航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