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大国航天【万更求订阅】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时间来到二号晚上,此刻燕京飞控中心指挥大厅内充斥着紧张氛围,全部人员都在全神贯注盯着地面测控设备和观测船的信号数据。
    因为按照原定的方案计算,神舟飞船将在一个多小时后进行最后一次变轨。
    使飞船到达和天宫一号同等高度的轨道上。
    不出意外的话,预计凌晨一点多两个航天飞行器完成首次交会对接。
    形成组合体。
    先前四次调相轨道变轨,都进行的很顺利。
    时间和精度的掌握完全在预期内。
    在这种情况下,要完成最后的变轨似乎并不困难。
    可就在这个时候,徐源突然注意到自己的空间环境模型出现了异常的参数波动。
    甚至不单单是他,陈建方和高铎等人同样发现了这个特殊状况。
    脸上表情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何鲁平虽然对模型的情况了解不多,从几人的反应中也能看出不对劲。
    于是连忙开口询问:“出了什么问题?”
    “空间环境模型根据最新的空间环境数据,预测出了天宫对接轨道衰减,几小时后地磁辐射指数和太阳辐射流量指数增加,届时对飞行器轨道对接的影响会超过我们的预期。”
    徐源这时也罕见的神情严肃起来,双手边迅速操作进行计算边开口解释。
    在场工程人员谁都知道太空环境复杂,会对轨道对接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简单来说难度增加。
    如果之前能确保对接的精度在百分之百,那么复杂太空环境下谁心里也没底,毕竟身处太空很多东西都是多变不确定的。
    尽管这個消息犹如当头棒喝,使得大家先前的轻松瞬间消失不见。
    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件好事。
    起码他们提前预测到了空间环境的变化,能够提前制定应对方案。
    这也是徐源建立的两大模型意义所在。
    否则在两个航天飞行器进行对接的时候,突然发生这种太空环境变化。
    势必会给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届时是否还能顺利完成对接,结果就说不准了。
    不过眼下最重要的是尽快确定应对方案,毕竟距离空间环境变化也就只剩几个小时。
    首先大家对徐源模型的预测结果不存在质疑,因为已经过了多次验证。
    再说也压根没人会去赌这个预测结果不存在。
    至于解决方法倒也比较固定,就只有简单几个可行的方案。
    主要眼下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都已经在轨道上,剩余的操作空间着实不多。
    大约思索了十多秒后,何鲁平率先出自己的意见。
    “在复杂的太空轨道环境下进行对接,难度会大幅度被提高。”
    “我们没有相对应的经验,我提议放弃这次对接,重新寻找合适的时间。”
    他的意思很明确,那便是取消原定的在几个小时后的对接方案,让两个航天飞行器在轨道上保持距离继续进行飞行,轨道环境恢复正常后,在重新计算寻找适合的机会再进行对接。
    尽管这种做法较为保守,能最大程度避免风险,但可以想象外界的舆论。
    对国际空间站成员来说,既不想看到世界上第二个独立空间站的诞生,也不认为他们能够掌握空间轨道对接技术。
    若将原定的对接方案取消,届时肯定会被海外拿去大做文章。
    甚至让国内产生自我怀疑,消耗民众的自信心。
    为此旁边的高铎直接便进行了反驳:“我不同意何院士的这个提议。”
    “提高的地磁辐射和太阳辐射流量指数,我认为还不足以影响到我们的对接。”
    在这个时候大家并不会因为对方的身份,从而产生什么顾及。
    争吵是属于正常的。
    眼看时间一分一秒流逝,仍旧没有拿出一个让大家都满意的方案。
    陈建方自然也坐不住。
    不过他并没有立刻开口讲出自己的看法,反倒是把目光落在了徐源身上。
    “小徐你是模型的建立者,又对这些空间环境参数有着更清晰了解,你认为眼下适合什么解决办法?”
    空间技术研究院能掌握轨道对接技术,这里面离不开徐源的帮助。
    加上天宫对接轨道衰减,是徐源建立的空间环境模型预测出来的,该如何应对自然徐源更有话语权。
    而对此何鲁平和高铎等人自然没有异议,纷纷将目光投向徐源。
    等待着徐源的回答。
    说实话原本在徐源的预想中,这次空间轨道对接试验任务会非常顺利。
    没有任何波澜的轻松完成对接,给海外一个震撼。
    结果却预测出了突然的空间环境变化。
    好在对于任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突发状况,他早就制定过相应的方案。
    虽然多了这么一个小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