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带无人机参加国际航展【万更求订阅】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猜想的证明终于达到了百分之二十。
    尽管距离最终的证明还有不远距离,却无疑让人看到了曙光。
    相信只要继续推导下去,用不了两年时间,或许就能完成霍奇猜想的证明。
    这天徐源正在自己办公室内,审核一篇数学学报的投稿论文。
    或许是对论文中的某些地方不太满意,眉头微微有些皱起。
    “思路还算清晰,逻辑也能称得上严谨,可惜运用的方法不是很巧妙。”
    “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约摸半个小时后,他自顾自低喃着,给了这篇论文评价。
    然后双手放在键盘上进行回复。
    希望论文作者能对论文修改,并未选择接受。
    从投稿作者的署名来看,对方来自牛津大学,是位海外在读博士生。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篇关于微分几何的论文并不算特别差劲。
    是拥有些含金量的。
    如果换做以前的数学学报,肯定会直接接受,并在最新期刊上发表。
    但眼下数学学报的标准,早已经和数学领域四大顶刊对齐。
    要求自然而然就高了很多。
    不过如果对方能对论文的运用方法修改,他还是很乐意让数学学报刊登这篇论文的。
    而就在他准备审核下一篇论文时,办公室的房门却突然被人敲响。
    闻声他只好暂时停下手上动作,缓缓抬起视线。
    “请进。”
    话音刚落。
    便见两道身影推门走了进来。
    走在前面的徐源并不陌生,对方正是燕京大学材料科学工程院的院长张靳。
    能那么快解决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问题,可以说少不了对方的帮忙。
    至于另外一个人,则就比较陌生。
    对方看上去大约四十岁左右的年纪,身上穿了件黑色薄夹克,加上戴着的一副窄边框近视镜,整个人流露出一股儒雅的气质。
    不过既然是张靳领过来的人,那肯定是有什么事。
    所以他并没有主动询问什么,而是立刻站起身脸上浮现出笑容,先热情的和张靳打了声招呼。
    “张院长好。”
    对此张靳倒也没有卖关子,和徐源握了下手便立刻介绍起来。
    “徐源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邹敬教授,是你们材料院的人。”
    “我们材料院的教授?”徐源闻言一怔。
    下意识又朝对方看去。
    他在箐华好歹待了几年时间,不说对学校里的各院教授都认识,但也不应该没有任何印象。
    偏偏对于张靳口中的这位邹敬教授,却感觉非常的陌生。
    尽管在脑海中搜索了几遍记忆,依旧没有找到箐华材料院有这么个人。
    似乎是看出了徐源的疑惑,邹敬这时急忙笑着接过话茬解释起来。
    “是这样的,这两年我被院里外派到海外一个实验室交流学习,最近才正式回国开始研究项目。”
    徐源听完这番话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
    “邹教授,欢迎你回国。”
    “谢谢。”邹敬伸手和徐源握了下。
    他这两年虽然待在海外,但听到徐源这个名字的次数一点不比国内少。
    因此对于徐源这样的天才,他非常敬佩。
    随即当几人在沙发处坐下后,只听张靳又主动详细开口解释起来。
    “今天我们过来主要是这么一回事儿,邹教授回国后在材料院建立了一个电池实验室,负责动力电池技术的研究项目。”
    “本来他找到我,是想和我们院合作共同研发。”
    “但我想到你在材料研究领域上的天赋,觉得这个项目还是你最为合适。”
    “所以我就给邹教授推荐了你。”
    自从上次徐源在短时间内,攻克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可以说给张靳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认为徐源绝对能称得上是材料领域中的天才。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拥有的天赋,比其他学科领域还要高出很多。
    毕竟每项先进材料的研发,都需要投入非常大的沉没成本,哪怕前期完成了非常多的任务,只要关键一步错误就会前功尽弃。
    无法得到想要的材料。
    所以他在看到徐源成功攻克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后,脑海中首先浮现出的念头,便是希望徐源能够在材料领域继续深耕挖掘。
    研发出更多的优秀基础材料,攻克目前材料领域所面临的问题。
    可实际情况是,之后的时间徐源都没有再参与材料研发项目。
    这对于材料界无疑是巨大的损失。
    正是碍于这种状况,他从邹敬口中得知项目合作的事情后。
    立刻便推荐了徐源。
    主要想着反正是箐华自己的项目,说动徐源参加帮忙的概率是非常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