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Nature论文发表,行业震动【万更求订阅】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作为那期杂志的封面。”
    随着这件事结束,也标志着论文顺利通过审核,接下来只需要等着正式发表就行。
    ——
    刚进入十二月份。
    徐源这天正坐在自己办公室,对前段时间推导的霍奇猜想过程进行论证。
    但才刚进行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却听办公室房门突然被人从外面敲响,闻声只好暂时放下手中的笔。
    抬起视线朝办公室房门看去。
    “请进。”
    话音刚落。
    便见材料科学院邹敬教授推门进来,并且还稍微喘着粗气。
    似乎比较急切的样子。
    见此徐源只好赶紧起身,走到饮水机旁为对方倒了杯水。
    并招呼其在旁边沙发处坐下。
    “邹教授快坐,什么事情这么着急?”
    邹敬伸出双手将水杯接过,在沙发处坐下后,这才激动着表明来意。
    “好消息。”
    “咱们的论文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并且还是作为当期的封面。”
    对于邹敬来说,如果只是论文被自然杂志刊登,那或许不会表现的太惊讶。
    毕竟他本来就对论文充满信心。
    只不过有些没有想到,这份研究结果,会被用于杂志的封面。
    要知道能作为封面的学术成就,基本是当期杂志中最具有影响力的。
    在杂志发行后,会受到学界更多人的关注。
    尤其是动力电池和新能源电车企业,绝对不会放过这样提升自家产品技术的机会。
    可以预料到接下来的时间,恐怕会有很多相关领域内的企业公司,想要获得这份技术的授权。
    因为投稿论文时,使用的邮箱是箐华材料院的。
    所以自然是邹敬率先知道这个消息。
    徐源将邹敬的话悉数听进耳中,脸上所浮现出的表情倒是没有太大波动。
    接着也只是正常回应了句:“这是好事啊!”
    “谁说不是呢,刚看到自然杂志编委会的回复,我就赶紧跑过来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你了。”
    “这样等把技术授权的事解决完,相信使用新结构的电池会很快进入市场。”
    邹敬这时已经在对未来憧憬,无比期待使用了他们这种新设计结构的电池,能够推动国内新能源电车行业的发展。
    至于接下来的时间,邹敬教授并没有在徐源办公室过多停留。
    特意告诉完这个好消息后,便又匆匆离开。
    徐源对国内哪家企业拿到技术授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
    反正只要不授权给海外公司,就只会推动国内新能源电车的快速发展。
    毕竟传统的汽油车都是使用不可再生能源,未来迟早会被新能源电车取代,必须要让更多企业投身进新能源电车的研究才行。
    接着待邹敬的身影彻底从视野中消失后,徐源这才收回目光继续论证。
    不过他并不知道的是,此刻网上已经炸开了锅。
    由于箐华大学官方账号发布了喜报,指出数学院徐源教授和材料科学院邹敬教授,所研发的磷酸铁锂电池项目成果在自然杂志发表。
    并专门放出了本期自然杂志的封面,且每人将获得五十万奖金奖励。
    网友先前并不知道徐源还参与了这种项目,看到居然是第一作者后也都很意外。
    上次徐源攻克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事公布,大家还都感到很不可思议,无法想象徐源作为数学家,已经在航空航天领域做出了贡献,竟还能攻克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
    这回又看到徐源设计出了磷酸铁锂电池全新的结构。
    并且能让能量密度提升数倍。
    先前的疑虑顿时消失不见,相信徐源在材料领域确实有着很高的水平。
    而非是靠运气。
    另外这也让大家更加相信,徐源身上肯定还隐藏着没有公布的事情。
    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热搜后,网友们纷纷展开热议。
    “恭喜徐教授有了首篇Nature论文,就是这学科的跨度大了点。”
    “徐教授能攻克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就已经证明了他在材料领域的实力,这回和别的教授合作研究电池有成果很正常。”
    “我之前就说徐教授藏的还有东西,现在相信了吧。”
    “居然被用作了本期杂志封面,看来这份电池技术很厉害啊,有没有专业人士来具体讲一下。”
    “现在咱们的电池技术有了突破,希望国内能有更多的汽车品牌投入电车的研发,这样才能有助于国内电车行业的发展。”
    “简单说吧,如果徐教授的技术使用在电池上,那么今后的新能源电车续航起码五百公里。”
    “直接把电车续航提高了几倍,简直就是新能源电车的一场革命啊!”
    “本来我对电车没什么兴趣,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