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恐怖的隐身性能,全球首位【万更求订阅】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他便抬起手表示道:
    “不管你们的无人机隐身性能有多强,我们的地面雷达只有这个程度肯定是不行的。”
    “起码也要像侦测到歼20那样,在很远的距离范围便能发现目标。”
    “等回去后,对地面雷达模组还要继续研究,争取使性能再次升级。”
    徐源虽和张光意接触的不多,却也能理解对方作为资深老科研人员,在研究项目产品上所具有的严谨性。
    对此他心里也是非常敬佩。
    接着便主动换了一个话题,笑呵呵的又说道。
    “那等测试结束之后,我来找张院士好好交流探讨下有源相控阵雷达。”
    “这个好,那咱们可说定了。”张光意听到这句话连忙笑着敲定。
    ……
    到了这个时候,大家对这架隐身无人轰炸机的性能也基本清楚。
    并不是太过在意后续的飞行测试。
    毕竟连有源相控阵地面雷达,都没有办法在较远的距离下追踪侦测。
    足以说明其变态的隐身能力。
    或许相比海外的幽灵隐身战略轰炸机,说不定都还要更胜一筹。
    作为隐身无人轰炸机,满足了隐身性能,便基本成功了一大半。
    加上先前研发翼龙无人机的相关技术,航程和飞行速度上基本不会有问题。
    而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
    整场飞行测试一直持续到晚上,各项测试均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使得现场众人,也对这架隐身无人轰炸机,有了更为清楚的认知。
    “根据测试结果来看,我们的隐身无人轰炸机最大飞行时间超过十五个小时。”
    “最大飞行速度为0.8马赫。”
    “最大巡航高度13000米。”
    入夜。
    依旧是无人机平台控制室内,伴随赵岳峰详细汇报关于隐身无人轰炸机的数据,岳金伟和陆东明以及贾跃光脸上都非常激动。
    知道锦城飞机设计研究所,再次给国家研发出了一架不得了的飞机。
    航空工业很早便得到上面的批准,着手研发国产先进隐身战略轰炸机。
    并且直接对标海外幽灵隐身战略轰炸机。
    最终此任务交由西飞负责。
    可这么长时间过去,依旧无法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这对于整个集团来说,也难免脸上没光,身上肩负着比较大的压力。
    但如今锦城飞机设计研究所,研发出这样一架隐身性能恐怖,堪称是青春版的幽灵隐身战略轰炸机,无疑解决了对轰炸机的需求。
    关键这架隐身无人轰炸机,造价足够便宜。
    与此同时。
    黄运良也做出了决定,趁着眼下这个氛围,突然开口对董事长陆东明说。
    “陆董事长,我提议重新研究隐身轰炸机项目。”
    此话一出不等其他人做出反应,跟在黄运良身后的几位项目成员,脸色顿时变得紧张起来。
    不希望看到付出这么多努力的项目,最后却没有办法看到结果。
    可黄运良显然已经做出了决定,目光一直在陆东明身上等着回答。
    不过眼下这个时候,显然不适合考虑此问题,何况这么大项目个人说的可不算。
    陆东明也没有这个权利。
    最终略作迟疑后,陆东明这才开口回应了句。
    “这件事到时候会由集团开会研究拿出方案,今天就先不要提了。”
    对于这个回答,黄运良自然没有异议,随即便也不再多说什么。
    倒是岳金伟大步流星走到徐源面前,拍了拍徐源的肩膀嘱咐道:
    “这款隐身无人轰炸机可要尽快批量生产,我们肯定会装备服役的。”
    说话时依旧没有掩饰眼神中的迫不及待。
    徐源闻言则立刻回答:“放心吧岳指挥,相比较制造隐身战斗机,隐身无人轰炸机就容易多了。”对批量生产丝毫不担心。
    另外之后他和梁占军也不会负责新项目,主要精力还是在这两款无人机上面。
    继续对其进行优化改进,增加新的功能。
    比如就拿隐身无人轰炸机来说,在其基础上只要安装共形阵雷达天线,让其变成一架无人预警机,就可以成为大型预警机的分身。
    总之借助无人机平台,可以发展出很多不同型号的无人机。
    由于眼下时间已经不早,在场不少人年龄都在五十岁以上。
    为了这场测试坚持到现在,确实都比较劳累,于是接下来的时间也不再耽搁。
    随即在研究所的安排下,陆续返回房间休息。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今夜注定会有很多人因为太过激动难以入眠。
    期待当这架隐身无人轰炸机正式亮相时,全世界又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毕竟在此之前能达到这种隐身性能的,就只有幽灵隐身战略轰炸机。
    并且他们也对自己的这架隐身轰炸机,有着非常高的自信。
    不认为世界上会出现第二架能与之比较的。
    然而实际情况是,隐身无人轰炸机拥有的隐身性能早已超过了幽灵隐身战略轰炸机。
    真正的排在全球首位。
    而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天张光意院士并没有急着返回第十四研究所。
    则是主动找到徐源,与之交流讨论起关于有源相控阵雷达方面的内容。
    且在讨论的过程中,两人针对一件事情达成了相同意向。
    那便是想要进一步提升地面雷达的性能,有源相控阵雷达依旧是最好的选择。
    只能从半导体材料上面入手。
    通过使用性能更优异的半导体材料,来让有源相控阵雷达进一步升级。
    伴随隐身无人轰炸机首次飞行测试圆满结束,徐源回到箐华大学数学院后,则马不停蹄的继续对霍奇猜想进行研究论证。
    毕竟借助新的方法思路,他如今对霍奇猜想的证明进度已经达到百分之九十。
    距离彻底证明可以说只差临门一脚。
    在这种情况下,肯定是要一鼓作气彻底完成才行。
    事实上他也正是这么做的,接下来的两个月,他基本经常把自己锁在办公室。
    甚至还在门上挂了禁止打扰的牌子,不是要紧的事情基本不会找他。
    至于效果自然也是令人满意。
    最后剩下的百分之十进度条中,并没有再出现像之前那样的瓶颈。
    当时间一分一秒流逝,转眼进入到八月份时,面板上的进度条已然来到了百分之九十八。
    眼看就要证明世界上最抽象的数学难题霍奇猜想。
    恰巧再过几天时间,便是本届首尔国际数学家大会召开的日子。
    尽管上一届徐源并没有参加,让自己的导师唐时宏代为领取菲尔兹奖,按理说这次应该出席才对。
    甚至有不少数学家,也预测他会参加。
    然而在数学理事会前来询问时,徐源毫不犹豫就给了否定答案。
    开玩笑。
    他马上就要彻底证明霍奇猜想了,怎么可能这时候跑去外面奔波。
    何况他相信等他证明霍奇猜想的消息传出,或许整个数学界的目光并不会在数学家大会上。
    ……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