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最年轻的两院院士【求订阅】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聚束的形成,证明了电子的光学相位能以短于激光波长的精度逐圈关联起来,使得电子可被稳态地束缚在激光形成的光学势井中。”
    “我们的稳态微聚束概念是成立的。”
    旁边的助理拿到试验报告后,第一反应就是尽快把这份结果递给赵翔。
    所以对于里面的内容并不清楚。
    直到听见赵翔这句话后,他们才不在忍耐,终于将心里的喜悦表现了出来。
    “我们验证成功了。”
    “从结果来看,稳态微聚束的工作机理可行,这能够为大功率极紫外光源的突破,提供全新的解决思路。”
    作为稳态微聚束概念项目团队的成员,大家都很清楚其背后的价值。
    单是在极紫外光源领域,就有可能解决目前行业面临的困境。
    而这时赵翔也很快反应了过来,在交代他们两人尽快结束后续工作返回燕京外,他也没有忘记自己刚才所说的事情。
    及时连线徐源,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对方。
    不管怎么说,徐源虽然没有亲自参加今天的验证。
    但在前期项目中可是起到了显著作用,否则他们也不可能这么快就进入验证阶段。
    在他心里面,徐源自然也是项目核心成员。
    肯定要第一时间知道结果。
    尽管在实验验证之前,徐源要比他更加有信心,仿佛已经预知到了。
    而事实也正是如此,徐源在从赵翔口中得知,稳态微聚束概念验证成功的消息时,除了脸上浮现出些许笑容为对方感到高兴之外,心里面可以说是非常平静,对此丝毫不感到意外。
    最终两人的通话仅持续了一分多钟的时间,赵翔那边便匆匆挂断。
    显然此刻所有的心思,全部都在回国上面。
    如今稳态微聚束概念验证成功,代表着继续研究下去是有很大潜力和价值的。
    可这却离不开储能环加速器,甚至需要更为先进的高能同步辐射装置。
    在这种情况之下,肯定不可能继续借用海外的储存环来进行实验,因为这样的话,最后基本都是相当于和对方分享技术。
    这显然是不可能接受的事情。
    所以国内建造高能同步辐射装置,也就成了非常重要的科研项目。
    需要尽快提上日程。
    不过赵翔也明白,建造这样一个先进的高能同步辐射装置,需要的科研经费以及场地规模,都能称得上是一个比较大的数字。
    能否说服上面审批下来,还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因此赵翔也只能把希望放在杨老身上。
    毕竟从一开始,杨老便对他的稳态微聚束概念非常重视。
    在首次提出五年之后,正式立项进行研究,甚至还特意邀请了徐源加入。
    说明杨老是希望看到此概念继续研究下去的。
    之前此概念还没有完成验证,无法确定是否具备高潜力和高价值,国家也自然不可能贸贸然,批下经费来建造国产高能同步辐射光源装置。
    不过现在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概念已经验证成功,证明了其潜力和研究价值,如此建造高能同步辐射光源装置,也就成了非常顺理成章的事情。
    最多一些细节上的问题,还需要和杨老认真商谈。
    这也是赵翔急着回燕京的原因。
    ……
    几天后。
    顺利从柏林返回的赵翔,第一时间便带着详细的试验验证结果报告,来到科学馆二楼办公室。
    同杨老进行了详细汇报,并提出建造国产高能同步辐射光源装置的想法。
    对此杨老并没有立刻表态,反倒是把徐源也给喊了过去。
    值得一提的是,徐源无疑看好稳态微聚束的发展潜力和前景,所以在这件事情上表达了支持的意见。
    认为建造国产高能同步辐射光源装置,确实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
    而最终情况也基本和他预料的差不多。
    仅仅过去了一个多月时间,上面突然便传来消息。
    同意在燕京建造高能同步辐射光源装置,用于光子科学研究领域。
    并在网上进行了公示。
    只不过对于普通人来说,并不知道高能同步辐射光源装置的作用,也不清楚稳态微聚束的验证成功,能给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带来怎样机遇。
    因此连热搜都没有登上,便很快被网上新的事件热度覆盖。
    但到了十月底之后,最让广大网友期待的事情,肯定还是要属院士新增名单的公布。
    大家都很清楚,徐源本来就已经是箐华二级资深正数学教授。
    且获得了菲尔兹数学奖。
    去年彻底证明霍奇猜想后,又接连把沃尔夫数学奖和阿贝尔奖拿到手。
    成功实现了世界数学奖项大满贯。
    硬生生让国内数学界,成为世界数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