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出现一组重复的节奏模式。经过解码,发现那是星语小时候常玩的一个拍手游戏,节奏口诀是:“啪,啪,哒哒啪??春天来了!”
“她在回应我们。”研究员颤抖着写下日志,“她真的在教星星唱歌。”
与此同时,启音收到了一封来自国际共感联盟的密函。附件是一段截获的异常信号,来源不明,频率极低,几乎贴近人类听觉阈值下限。初步分析显示,这段信号并非来自K-814,也不是地球内部传播,而是从**月球背面某处**持续发出,时间跨度长达十六年,与林晚失踪同期。
更诡异的是,信号内容竟是启音年轻时写给林晚的一封未寄出的情书,全文逐字逐句重现,连笔误都一模一样。唯一的不同在于,每个句子结尾都被加上了一个极短的音符,组合起来,竟是一段完整的陶笛曲。
“有人在替她读这封信。”启音喃喃道,“并且……用她的声音唱了出来。”
他立即组织探测队前往月球。当登陆舱降落在静海基地遗址附近时,他们发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一座被沙尘掩埋半个世纪的旧通讯塔仍在运行,天线指向地球,内部电路布满蓝花结晶,而主控芯片上,赫然刻着一行小字:
>“替我听着。”
调查人员进一步挖掘,发现塔底连接着一条通往地下的隧道。深入三百米后,他们找到了一间密室,墙上挂满了手工绘制的星图,桌上堆满泛黄的纸张,全是启音过去几十年发表的论文手抄本,页边写满批注,字迹清秀而熟悉。
最后一张纸上,只有一句话:
>“你说过,声音比光更快到达人心。所以我一直在这里,替你听着每一个春天。”
启音跪倒在地,手中紧握那支木笛,泪水滴落在笛身的裂缝中。蓝光顺着泪痕蔓延,仿佛整支乐器都在共鸣。
那天晚上,他独自回到地球,在声墓园最高处点燃了一束蓝焰。火焰燃烧时不发出噼啪声,反而释放出柔和的音频,像是无数人在轻声合唱。
他举起木笛,对着星空吹奏。
这一次,他不再问“你是否听见”,而是坚定地说:
“我来了。”
风掠过墓园,卷起一片晶尘,如雪般飞向银河。而在那遥远的竖琴之上,一根新的琴弦悄然亮起,轻轻震颤,奏出第一个音。
那是回应,也是邀请。
春天的确不怕迟到。
因为它本身就是,一次次重逢的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