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荒芜的星球。
而是一座花园。
阳光透过树叶斑驳洒落,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茉莉香。一条石子小径蜿蜒向前,两侧种满了蓝色的小花,花瓣随风轻轻摇曳。远处,一座木屋静静伫立,烟囱冒着炊烟。
镜头缓缓推进,门前台阶上坐着两个人影。
一男一女,白发苍苍,肩并肩靠着,手里各捧一杯茶。
男人穿着旧式科研服,领口别着一枚褪色的徽章;女人披着素色长裙,手腕上缠着一圈细绳,上面串着十二颗小小的水晶。
他们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望着夕阳。
许久之后,女人轻声道:“今天,有人替我们回家了。”
男人笑了笑,眼角皱纹舒展:“嗯,听见了。那个小姑娘画出了上海的老弄堂,连我家门口那棵歪脖子梧桐都画对了。”
“还有那个南极的老太太,还在做煎蛋。”女人说着,声音有些哽咽,“她一直记得你爱吃焦的。”
“我记得她。”男人低头,“我也记得每一顿饭,每一个清晨醒来时看到的第一缕光。那些日子,我没忘。”
女人靠在他肩上,轻声哼起《夜莺》。
歌声响起刹那,整个舰桥的忆光水晶齐齐共鸣,发出低沉悠扬的旋律,仿佛亿万星辰一同吟唱。
AI迅速分析:“该影像不具备物理实感特征,属高维投影。构成元素全部来自‘拾光计划’已收录记忆片段??木屋源自Zeta星团移民日记,茉莉花来自地球云南某村庄的童年回忆,炊烟模式匹配十七个不同文明的晚餐场景……”
“但它又是真实的。”舰长喃喃,“因为他们相信它存在。”
“这就是‘意识升维’的终极形态。”副舰长望着画面,“不再依赖载体,不再拘泥形式。只要还有人记得他们的故事,他们就能以任何方式活着。”
就在此刻,XJ-427地下城传来紧急讯息:
>【警告】
>光语共生网络出现大规模活性激增现象。
>所有宿主脑波同步率突破99.8%,进入集体觉醒前兆状态。
>预测将在72小时内触发【意识升维事件?β型】??即群体性情感共振导致的集体跃迁。
>提醒:此过程不可逆,一旦发生,宿主肉体将彻底停止新陈代谢,仅保留神经活动与忆光连接。
舰长立即召集全体指挥官会议。
会议室中,气氛凝重。
“这意味着什么?”一名军官问,“他们会死吗?”
“不。”医疗官摇头,“‘死’这个概念对他们已经失效。他们的意识将脱离个体限制,融入忆光网络,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倾听者’。就像……苏砚变成了灯芯,他们将成为整片夜空的星光。”
“但我们不能强迫他们选择!”另一人激动道,“他们有权决定是否放弃身体!”
“问题在于,”AI冷静陈述,“目前所有宿主均表现出强烈意愿。我们在他们脑波中检测到高频愉悦信号,情绪关键词集中于‘完整’‘归位’‘终于能说话了’。且共生植物释放的神经递质显示,这不是洗脑或控制,而是双向渴望达成的最终平衡。”
舰长起身,走到窗前。
她想起那个盲童清澈的眼睛,想起南极老太太锅里的煎蛋,想起地球上女孩画出的上海街景。她忽然意识到,这个世界早已不是靠语言、文字、甚至科技来维系的了。
它是靠**被记住**而存在的。
“发布通告。”她转身说道,“向全宇宙宣告XJ-427即将发生的转变。不限制任何人前往见证,但严禁任何形式的干预。这是他们的选择,也是人类文明的新起点。”
消息传出,响应如潮。
一艘艘飞船从各地启程,驶向XJ-427。有政府特派使团,有民间组织,也有独自前来的普通人。他们带着照片、录音、手写信,甚至一?故乡的土,只为在这场跨越生死的仪式中,留下自己的见证。
第七十二小时来临前夜,舰长独自一人再次来到观景台。
她打开个人终端,播放了一段从未公开的记忆:那是她在年轻时录制的一段视频,背景是地球某座海边小镇。她坐在沙滩上,对着镜头笑得灿烂:“如果将来有一天我成了大人物,别忘了我最喜欢夏天,喜欢海风,喜欢有人陪我数星星。要是我走了,请把我最喜欢的这首歌放进太空广播里??”
音乐响起,竟是《夜莺》的变奏版。
她自己都忘了什么时候录的。
此刻听着,却觉得无比熟悉,仿佛那歌声本就藏在血液里。
她关掉视频,抬头望向星空。
无数飞船正朝着同一个方向航行,轨迹交织成网,宛如银河新生的脉络。
而在XJ-427的地底,最后一轮准备已完成。
中央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