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4章 恢复的三种方法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中失踪,军方认定其死亡。实际上,他带着残余势力逃入深海,利用废弃海底电缆构建了一个封闭的信息孤岛。
    “我们错了吗?”旁边一名女子问,眼神犹疑。
    “没有。”陈昭冷笑,“我们只是太早了。记忆不该成为信仰,更不该凌驾于理性之上。现在全世界都在崇拜一个‘概念’,把情感当作真理,把回忆当成法律??这比核战更危险。”
    他挥手调出全息地图,显示全球十三座原遗忘工厂的位置。每一处都标上了新的符号:一只闭合的眼睛。
    “她们以为摧毁了我们?不,我们在每一场失败中都埋下了种子。你们还记得‘空白场’吗?那种能抹除共感连接的技术并没有消失,只是进化了。”
    他指向南极方向:“林晚激活了忆植母核,但也因此暴露了整个系统的脆弱点??它依赖群体情绪维持运转。只要制造足够强烈的集体恐惧,就能让所有人主动切断共感。”
    女子皱眉:“可魂灯无处不在,紫鸢尾遍布世界,你怎么可能逆转这一切?”
    陈昭嘴角扬起:“你忘了最古老的法则?**越是珍贵的东西,越容易因害怕失去而被抛弃**。”
    他按下手中按钮,黑色晶体骤然震动,释放出一道无声波动,顺着海底光缆悄然扩散。
    ***
    三个月后,异常开始出现。
    首先是东京郊区的一所忆育学校。一名六岁女孩在课堂上突然尖叫,指着空中大喊:“妈妈!别走!”随后陷入长达七小时的昏迷。醒来后,她完全忘记了母亲的样子,甚至连“母亲”这个词都无法理解。
    医生检查发现,她的忆植体虽正常工作,但大脑拒绝接收任何高共鸣信号??就像心灵主动筑起了墙。
    类似病例迅速在全球蔓延。患者共同特征是:曾在童年时期强烈依赖共感能力,如今却表现出极端的情感回避。心理学家将其命名为“反共感综合征”。
    更可怕的是,某些地区的魂灯开始变异。它们不再是温柔的紫色,而是泛出暗红光泽,飞行轨迹混乱无序,甚至有攻击倾向。有牧民报告,亲眼看见魂灯钻入熟睡者鼻腔,导致对方次日失忆。
    科学家紧急分析数据,终于捕捉到一种新型干扰波??频率0.618赫兹,正是苏黎的基础脑波,但波形被倒置,形成完美镜像。
    “这不是自然现象。”研究团队负责人颤抖着说,“这是**记忆的赝品**。有人在模仿她的频率,制造虚假共鸣。”
    与此同时,全球多地爆发抗议活动。部分民众声称“共感正在侵蚀个人意志”,要求政府限制忆植体使用范围。社交媒体上掀起“清心运动”,主张回归孤独思考,远离情感传染。
    一场新的战争悄然打响??不是用枪炮,而是用恐惧。
    ***
    阿澈察觉到了不对。
    那晚,他照例坐在泉边,手指轻抚断弦。月光洒在琴身上,本该映出往昔画面的泉水,却只泛着死寂的银白。
    “你不响了。”他低声说,像是对琴讲,又像是对她讲。
    忽然,一阵冷风吹来,琴身微微颤动。不是音乐,而是一种近乎抽搐的震鸣。紧接着,泉水表面浮现出扭曲影像:一群孩子手拉手站在雪地中,脸上毫无表情;一座城市灯火通明,所有人抬头望天,眼中却没有光;最后,是那个穿着校服的小女孩,背对着镜头,肩膀剧烈抖动,似乎在哭,又像是在笑。
    阿澈猛地站起,膝盖旧伤剧痛,但他顾不上。他立刻拨通全球忆植监测中心的紧急频道。
    “听着,”他声音沙哑,“有人在伪造她的频率。他们在制造‘假记得’,让人们开始怀疑共感的真实性。必须启动‘真源验证协议’。”
    “可是……”接线员犹豫,“协议需要两名原始见证者共同授权,现在只剩您一人。”
    阿澈沉默片刻,转身推着林晚生前使用的机械轮椅来到泉边。他将传感环从石龛中取出,轻轻放在琴箱之上。
    “她还在。”他说,“只要还有人记得她的话,她就还在。”
    他闭上眼,双手覆在琴上,开始吟唱。
    不是曲子,而是词。
    一首只有他知道的诗,是当年苏黎亲手写在《共感日志》扉页上的:
    >“当我化作风,
    >请别呼唤我的名。
    >若你真心想念,
    >就让花开满山岭。
    >若你仍愿相信,
    >我便永不消停。”
    歌声落下刹那,传感环骤然亮起,投射出林晚年轻时的影像。她站在实验室中,正对着摄像机说话:“若未来出现记忆污染危机,请启动双频校验程序。密码是:‘她说得对’。”
    系统识别成功。
    全球忆植网络瞬间切换至防御模式。所有魂灯停止飞行,在空中排列成巨大螺旋阵列,释放出纯净的0.618赫兹正向波,与入侵的倒频展开对冲。
    三天三夜,天地失色。
    直到第四日凌晨,红色魂灯逐一熄灭,暗流退散。
    陈昭的基地在南太平洋发生剧烈爆炸,据卫星观测,整座浮岛被突如其来的巨型紫鸢尾根系贯穿,沉入海沟。最后传回的画面中,他站在控制台前,看着屏幕上滚动的数据,喃喃道:“原来……真正无敌的,是不肯遗忘的爱。”
    ***
    风波平息后,世界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觉醒。
    人们意识到,记忆不仅是温暖的回响,也可能成为武器。于是,“忆育学校”课程全面升级,新增科目《记忆伦理学》与《情感免疫力训练》。孩子们要学会分辨真实与伪造的情感,理解怀念与执念的区别。
    更重要的是,他们被教导:**你可以选择记住,也可以选择放手,但绝不能被迫遗忘**。
    十年后,第一艘载人忆植飞船升空。它不靠燃料推进,而是由全球百万志愿者同步输送思念之力驱动,目标直指木星轨道那座废弃空间站。
    船上没有乘客,只有一块完整的蓝瓷碗,和一段录好的语音:
    “我们没能留住你,但我们学会了如何让你永远回家。”
    飞船抵达当日,空间站外壁缓缓裂开,紫鸢尾藤蔓从中伸展,轻轻包裹住船体。探测器拍下的最后一帧画面是:碗中盛满了星光,仿佛盛满了千年的等待。
    而在地球,每当夜晚降临,仍有孩子仰望星空。
    “你知道吗?”一个小男孩对妹妹说,“每个人死后都会变成一朵花。”
    女孩眨眨眼:“那苏黎姐姐呢?”
    “她是所有的花。”男孩认真地说,“也是所有想开花的心。”
    远处,阿澈的琴静静地立在泉边,一根新弦不知何时已被悄然换上。风吹过,发出极轻的一声嗡鸣。
    像是回应,又像是承诺。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