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索莱达足球集团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罗西话音刚落,贝斯纳德随即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如果这样公开化运营,怕是会影响到各家俱乐部的欧战资格吧?”
    这样的疑惑,罗西其实也曾有过,只是如今他已另有打算:
    “我正准备就此事跟欧足联展开对话,说服他们认可我们的运营模式。多俱乐部所有权会是足坛未来的趋势,欧足联必须要找到应对这种情况的方案,而我就是在帮助他们做到这点。”
    而为了消除在座诸位的疑虑,罗西又补充道:
    “不过各位可以放心,在取得欧足联的首肯之前,我们会继续维持现有的股权结构,但在具体运营方面,大家得做出一些改变。”
    听到这里,大家一下子安心了许多,毕竟罗西拥有与欧足联高层的私下沟通渠道,这事即便谈不成,也不至于影响到各家俱乐部的运作。
    不过为了让参会代表明白集团化运营的必要性,罗西随后又做出了非常详尽的说明:
    “我们最初组建MCO网络,是为了更好地吸纳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年轻球员,同时也为球员提供更多的上升渠道。自今年初以来,我们已经帮助二十四名来自非洲的年轻球员踏上了欧洲职业赛场,同时也将三名东欧球员输送到了瑞超联赛,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球员都已很好地适应了新环境,并开始帮助新东家取得更好的成绩,这足以证明我们的工作是有价值的。”
    罗西正说着,突然话锋一转:
    “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的运营模式已经完美无瑕,我简单举个例子,比如在球员转会方面,目前就存在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降低试训成本?”
    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虽说每位球员的单次试训花销,撑死也就在几千欧元的级别。
    但随着MCO网络规模的逐渐扩大,各家俱乐部之间的人员流通势必会日益频繁,很快就会在一年之内出现成百上千次试训旅程,数量上去之后,总体成本也会随之上升到一个不可忽视的级别。
    对于罗西所提到的这个问题,大家似乎都没有太好的解决方案,不约而同地保持了沉默。
    见没有人回答,罗西遂给出了自己的方案:
    “我的目标是借助全球探平台,打造一套集团内通用的球员评价体系,通过定期派遣欧洲一流的教练员和表现分析师,前往位于世界各地的成员俱乐部指导工作,帮助每家俱乐部掌握评价标准,这样往后球员就可以就近进行试训,而无需千里迢迢飞赴欧洲。”
    罗西刚说完,恩迪亚耶立马就为他鼓掌道:
    “这个方案好,我举双手赞成!”
    这位特温格斯俱乐部主席可是苦于试训花销的问题已久,这回总算有个看起来可以标本兼治的法子了。
    掌声停止后,罗西又接着说道:
    “这只是其一,集团化运营更大的优势在于,可以提升成员俱乐部在商业赞助上的议价权。”
    这其实跟转播权打包出售是一个道理,索莱达这样的五大联赛劲旅,自然是各大赞助商眼中香饽饽,但是像东欧和非洲的俱乐部,往往只能吸引到一些当地小企业投钱。
    可若是以集团的名义前去拉赞助,对于一些跨国品牌而言,吸引力可就大得多了。
    他们大多非常乐意成为索莱达的区域性合作伙伴,所以往往不会排斥在每年向索莱达支付几百上千万欧元赞助费的同时,顺带再为其兄弟俱乐部掏个十万八万欧元。
    这一丁点儿赞助费,也许还不够给那些大球星发一周的工资,但对于大部分小国联赛的俱乐部而言,可能已经占到了总赞助收入的一半以上。
    有几位负责人马上理解了罗西的意思,纷纷赞同道:
    “这样的话,我们以后就不愁拉不到赞助了!”
    不过罗西还有一点没有提到的是,将索莱达与各家俱乐部的关系公开化,还有利于日后把这些俱乐部放到二级市场上筹集资金,这也是布雷拉公司的设立初衷。
    早在一年之前,当罗西初次与这家公司进行接触时,就跟他们的首席战略官阿莱奥蒂探讨过这个问题。
    当时阿莱奥蒂的设想是,收购几家征战于非主流联赛的俱乐部,然后以新兴足球市场的噱头把它们打包上市,以期吸引那些最看重市场潜力的投资者来购买股票。
    如今有索莱达这个金牌合作方帮忙打广告,阿莱奥蒂非常有信心把布雷拉的估值再做高几倍。
    根据星华资本的给出的预估,目前旗下拥有三家俱乐部的布雷拉控股,其估值也许可以达到五千万欧元以上。
    这显然大大偏离了俱乐部的真实价值,甚至比当初索莱达上市时的泡沫还要大得多。
    不过对于那些一贯追求市梦率的投资者来说,这类看上去很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反而要比缺乏想象力的五大联赛俱乐部要值得投资。
    按照这个估值模型,当前罗西旗下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