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时过境迁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还有下午一场,否则,中午连饭都不用吃了,他们肯定会一直追问的。”
    “好烦啊,我这故事都编得差不多了,下午要怎么忽悠他们啊。”苏玄愁眉苦脸地说。
    “下午其实就是提问回答环节了。不过,你得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唐欣雅提醒道。
    “明白了。”苏玄点头。
    这时,远处的道路上驶来了第一辆车,两人不再说话,微笑着注视着驶来的车辆。
    “您来了,快快里面请,屋里有茶水甜点,都已经准备好了。”苏玄微笑着说道。
    “林先生下午好。”米字国的专家客气地打招呼。
    “下午好,下午好,密斯特林先生,您里面请。”
    等到把所有的人都领进去,苏玄和唐欣雅笑得脸都快僵了。
    两人在门口停了一下,接过黑衣保镖递过来的冰饮,一饮而尽,这才再次走进去。
    展览大厅里,各国的专家们已经各自参观起来,与随行的同伴交流着什么。
    苏玄和唐欣雅没有打扰他们,安静地在一旁站着。
    “咱俩站在这儿,特别像看门的守卫。要是再戴副白手套,就更像了。”苏玄小声地嘀咕道。
    唐欣雅忍俊不禁,憋着笑,小声说:“这么严肃的场合,你正经一点儿吧。”
    苏玄看着走过来的冈田大阪,丢下一句“其实我很正经的”,便迎了上去。
    “冈田先生,我看您刚才一直在看秦始皇的事迹,不知道有什么感想没有?”
    冈田大阪点头说道:“在下有很多不解之处,真的需要林桑好好给我讲解一下。”
    与此同时,欧稚和干将来到了铸剑的地方。
    这里重兵把守,没有王上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入。
    “欧稚大师,干将大师。”看到来人,守卫的黑龙台禁卫立刻让开了道路。
    这两位,不用王上吩咐,仅凭身份就能进去。欧稚和干将点了点头,推开门走了进去。
    一进门,便是一个极为宽敞的场地。两个巨大的灶台,灶台下的吹火口放着两个大风箱。
    正中间,是一个特别大的锻造台,还有两柄铁锤。
    “这地方真不错,比起原来的那个地方宽敞多了。咱们转身或者抬手都不必像以前那样经常碰到一起了。”欧稚兴奋地说道。
    干将附和地点了点头,两人兴致勃勃地将里面的东西都摸了一遍。
    “王上,蒙武将军传来消息,他们已经到了咸阳城外了。”内侍走了进来,低声禀报。
    “到了?”嬴政惊讶地抬起头。他还以为蒙武他们怎么也得明天才能到,没想到竟然赶在今天天黑之前回来了。
    “传令下去,命蒙骜和丞相荀子出城迎接。至于那几个敌军,直接押入大牢,明日再行处置。”嬴政吩咐道。
    “是。”内侍点了点头,立刻出宫前往蒙府。
    蒙骜也收到了蒙武的消息,但他不敢擅自行动,而是等待着进一步的指示。
    与此同时,整个咸阳城都笼罩在一种紧张而又期待的氛围中,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接下来的事情发展。
    而苏玄和唐欣雅,也在为接下来的挑战做着准备,他们知道,这场较量还远远没有结束。
    在展览大厅里,各国专家之间的暗流涌动,而苏玄和唐欣雅则需要在这场博弈中,继续扮演好他们的角色,守护住那份不为人知的秘密。
    接到王上的旨意后,蒙骜迅速组织起一支队伍,并亲自迎接荀子,一行人名正言顺地出了城门,踏上旅程。
    荀子骑在马上,心中却难以平静。他即将与自己的两位学生重逢,但这份重逢却夹杂着复杂的情感。
    特别是想到韩非,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韩非子,如今却作为囚犯被押送回秦,荀子的心便如刀绞。
    他深知,韩非定不愿以如此狼狈之态出现在自己面前,而他自己,也同样不忍心目睹学生的落魄。
    在队伍的另一端,李斯不时回头望向那辆载着韩非的马车。
    马车内,韩非双手被缚,蓬头垢面,昔日那身洁白如雪的衣裳,如今已污渍斑斑,难以辨认。
    李斯心中五味杂陈,只能无奈地叹息。
    蒙武见状,嘴角勾起一抹淡笑,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中尉大人何必叹息,每个人的命运都是自己选择的,我们无从干涉。”
    李斯再次长叹,声音中满是感慨:“想当年,韩非在我们之中,生活最为讲究,谁又能料到,今日他会落得如此下场。”
    蒙武只是微微一笑,并未多言。
    在他看来,时过境迁,韩非已成为过去,不值得他过多关注。
    毕竟,秦国正逐步强大,未来会有更多如韩非这般的人物,若不能顺应时势,投靠秦国,他们的结局可想而知。
    不久,蒙骜与荀子一行抵达城门口。蒙骜亮出虎符,高声宣读王上的命令,城门随即大开。他们率队出城,行至离城门不远的地方,停下等待。
    荀子焦急地踱步,不时询问:“怎么还没到?”
    蒙骜安慰道:“大军行进,速度自然不快,老师稍安勿躁。”
    荀子叹了口气,他更担心的是李斯的安危,至于韩非,他只能默默祈祷,一切顺其自然。他深知王上的性格,虽看似和蔼,实则原则分明。韩非作为敌国之人,他实在无法为了韩非去冒犯王上。
    正当荀子眺望远方,心中焦虑之时,一抹熟悉的黑色旗帜映入眼帘。“他们来了!”荀子激动地喊道。
    蒙骜则显得平静许多,只是轻轻点头。对他来说,这只是例行公事,并无太多波澜。
    而马车内的韩非,透过凌乱的发丝,看到了咸阳城的轮廓。他心中五味杂陈,曾经那个遥不可及的小秦王,如今却近在咫尺,只是自己已不再是那个能够自由出入宫廷的学者,而是身为囚徒,以如此不堪的姿态归来。
    队伍中的其他人对咸阳充满了好奇,纷纷四处张望。终于,大军抵达,蒙武下马,走到蒙骜面前,单膝跪地:“父亲,孩儿回来了。”
    蒙骜满意地点点头:“回来就好,一路辛苦了,快起来吧。”
    蒙武起身,转向荀子,恭敬地说:“丞相大人,李斯大人我已平安带回。”
    荀子激动地握住蒙武的手:“多谢蒙武将军,辛苦了。”
    李斯下马,走向荀子,眼中闪烁着泪光:“老师……”
    荀子拍了拍李斯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李斯的眼眶湿润了,声音也有些哽咽:“是,老师。”
    荀子摇了摇头,目光掠过李斯,看向后方的马车,轻声道:“我们回去吧,王上还在等着。”
    蒙武得到蒙骜的示意,转身命令大军继续前进。押送犯人的马车缓缓经过荀子等人,韩非尽力蜷缩身体,避免被老师看到。
    荀子凝视着马车,久久未语。李斯轻声安慰:“老师,我们走吧。”
    荀子点了点头,终于移开视线。韩非在马车经过后,悄悄抬起头,望向后方,只见荀子正与李斯谈笑风生,心中五味杂陈。
    一旁的楚帘注意到韩非的目光,嘲讽道:“怎么,那个老头就是你的老师?如今可是秦国的丞相,哪里还会顾你这个乱臣贼子。”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