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出轨1(二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主任姓钱,是一个女同志,客气地招待了她,并详细询问了单位员工的人数,婚否,家庭成员的多少,等等。
    最终给她报了个还算保守的数字??一百万左右。
    这是基于目前的职工人数,以及职工成家后生儿育女的情况下做出的推算。
    如果姚栀栀想把出版社做大做强,日后肯定要扩招。
    成本起码要翻个几倍。
    那就按三百万算吧。
    目前出版社一个月的盈利是波动的。
    一些传统项目,比如教材,社科类的必备书籍等,这些都没有多大变化,每个月除去人工和其他的成本,盈利在3000左右。
    大头在杂志这边,比如这个月,卖了51万册,因为一早签了合同,成本和盈利都是出版社分一半,所以实际利润是5000左右。
    保持下去的话,按照一个月八千的速度,也还是需要三十几年才能攒够这笔钱。
    那会儿都快迈入新世纪了,战线太长,显然不行。
    所以,还是得开源,开源!
    必须把杂志推广到全国,同时还得继续创办新的杂志。
    不过那个面向成年人的,承担了袁主任美好期许的杂志,到现在还没有定下来。
    姚栀栀回去可得抓紧了。
    回去后她开了个会,让大家集思广益,想想怎么把杂志推广到全国。
    为了激励大家积极主动,姚栀栀提出了一个琢磨很久的制度:“我想提议一个盈利改革政策,那就是推广分红,以省为单位。举个例子,比如新疆那边,如果有人能打开那边的市场,今后那边的杂志每卖出去一本,都给这个员工百分之十的利润
    分红。”
    小蒋举手:“我可以找大学同学帮忙,他们五湖四海的都有,让他们带一点样刊回去,给家里的孩子们看。新疆那边也交给我了,我老会帮忙的。”
    周娟也举手:“我也可以,我家有亲戚在东北,东北这块我可以试试的。”
    小宋也举手:“我舅舅在陕北,陕北这边我可以推荐看看。”
    “还有我,我老姨在海南,不过海南是不是有点太远了,运输成本太高?”说话的是校对组的张大同。
    姚栀栀点头:“海南是太远了,暂时不考虑,等以后盈利上来了不在乎运输成本了,再往海南推。
    “那云南那边我来吧,我妈是外地的,我姥姥家在那边。”
    “我叔在广东,广东我来试试。”
    “我姑在四川。
    一群人非常积极主动,会议结束,除了一些偏远省份,基本上每个人都认领了一到两个推广责任区。
    姚栀栀高高兴兴地下班回去了。
    等等看吧,有这样的政策激励,会有惊喜的。
    夜里下了一场大雨,第二天一早,姚栀栀来到出版社上班时,看到了一辆大巴停在了门口路上。
    姚栀栀看了眼,好奇道:“这是做什么的?”
    张旺来得早,解释道:“是医院下乡包的车,熄火了,在找人修。”
    原来是这样。
    姚栀栀回到楼上,推开窗户,透透气。
    一眼看到了蹲在马路牙子上的小丁。
    她也听说了小丁在医院捅的大篓子,没想到都这样了,还能留下来继续工作。
    看来这个小丁,是找到靠山了。
    不过可能是因为关键性的一步还没有迈出去,所以姚栀栀这边的系统没有什么反应。
    很快,车子修好了,顶着雨后的烈日,下乡去了。
    不过这么一耽误,车子停在红灯笼公社的时候,已经快到饭点了。
    小丁饥肠辘辘,还要张罗着借桌子,搬凳子,布置义诊的场所。
    她还以为本地的卫生所会早做准备呢,看来都是懒人,怕热。
    折腾了一天下来,回到医院的时候,小丁已经憔悴不堪。
    海院长还没有走,在等她汇报工作。
    小丁拖着疲惫的身躯,敲响了海院长的办公室大门。
    海院长依旧是一脸平静,他看着浑身汗湿的女人,指了指桌子上早就准备好的凉茶。
    泡的是龙井,上好的龙井。
    小丁没有多想,端起杯子,牛饮一气。
    喝完便坐下,详细地跟他汇报今天的工作内容。
    为了将功补过,她很是认真,还做了专门的记录。
    说着说着,不知道为什么,头有点晕,很快便倒在了椅子上。
    同一时间,伍二下班回到家,见小丁还没回来,赶紧做饭去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