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汤凤园毕竟不是神仙,没有线索的情况下,怎么找人呢?
只能答应丁家父母,按照人口失踪来立案调查,至于什么时候出结果,她也没办法保证。
丁家父母不依,这可是他们营救火娃的最后希望啊,必须尽快把人找到。
汤凤园不肯答应他们,他们又在那哭天抢地的,跟要死了一样。
最终喜提十日拘留二轮游。
关起来后立马消停了,老两口只能商量着,实在不行的话就找大儿子去要点钱吧,看在钱的份上,说不定龚家宝会帮忙的。
这边汤凤园跟姚栀栀回去吃饭,心态倒是没有受到影响,胃口特好。
不好怎么办呢?不讲理的无赖泼皮那么多,总不能来一个气一回,气出病来没人替。
吃完问了问姚栀栀,丁家老五那边有没有什么线索。
姚栀栀摇头,她跟小丁的妹妹没打过交道,再说这事牵扯到丁火娃对她的伤害案,破系统安静如鸡。
汤凤园不禁叹气:“那孩子要是找个地方安顿下来过日子还好,要是路上遇到不长眼的把她卖了......哎。”
“妈,他们的事咱们都尽力了,不要想太多。”姚栀栀赶紧宽慰一二。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问心无愧就好。
汤凤园明白,只是觉得那孩子可惜。
没爹没妈的孩子,就是这么无依无靠,可怜啊。
不禁联想到自己儿媳身上,心疼不已,可惜她工作太忙,不得闲,只能隔三差五送点钱啊票的过来。
姚栀栀也没有拒绝,婆婆给就拿着,总不能又让娘家人带孩子,又让娘家人出钱吧。
该收的就收。
十一月,面向成年人的杂志终于筹备得差不多了,目前分几个大的板块,分别是:时政要闻,普法宣传,民生问答,家长里短,以及会心一笑。
前面两个栏目严肃也无趣,主要的卖点在后面三个栏目。
民生问答,这个需要袁主任那边安排宣传部门的人配合,每个月筛选一些百姓来信,刊登上来,一问一答,并报道后续的举措。
家长里短,这个最有意思,姚栀栀有现成的吃瓜系统,每个月总有点鸡飞狗跳的事情,以短篇故事的形式进行刊登。
像赵麦苗那样的事情,就可以单独成篇,写一个新时代女性的反抗,对自由的追求。
而丁家的闹剧,就可以当成长篇故事连载了。
正好可以呼应一下当期的普法宣传,把严肃的法律条文拆解开,融入日常琐碎的生活之中。
最后,会心一笑这个栏目,会收集一些笑话,趣闻,奇闻轶事,增加一些看点。
第一期不敢印太多,只印了五千份,由袁主任那边的宣传部门跟出版社各自承担一半的成本。
这个姚栀栀就不参与出资了,她的重心还是在面向学生群体的杂志上。
快下班的时候她开了个会,最终敲定一下刊名。
目前有几个提议??大众生活,众生百相,烟火人间,百味人生。
最终投票表决,选了大众生活,朴实无华,一目了然。
手抄的样刊送到了袁主任那里,好不好的要等他拍板,如果成了,以后这本杂志就交给小蒋负责。
两天后小王亲自过来了一趟,把样刊交给了姚栀栀:“袁主任说有几个地方需要修改一下,已经批注出来了。”
姚栀栀看了小王一眼,瓜还是那个瓜,没进展。
蒙在鼓里的小王,也不知道哪天就忽然被意外砸中,世界崩塌,想想怪可怜的。
可是姚栀栀真的不能多事,一个丁火娃就够烦的了,回头王家人也恨上她,那不得烦死了。
只能无视。
召开了两次编辑会议,改了三稿,最终可算是通过了。
发刊日期定在了1975年1月1日,还有个把多月,可以再细化润色一下。
反正这本杂志的目的不是盈利,而是承担了袁主任的特殊寄托,所以姚栀栀不担心销量的问题,别让出版社亏钱就行。
下班回到家,发现桌子上有几个红鸡蛋,拿起来问了一声:“三哥,谁家的?”
“姚樱樱生了二胎,曹广元送来的。”姚卫华没打算要,不过扔人家孩子的红蛋不太好,还是留下了。
可是姚栀栀又不打算吃,干脆,送给了毛阿姨,她家孩子都,肯定高兴。
回来也没问三哥,生的是男孩女孩,她不关心,又不是姚桃桃生了。
晚上,三哥再次带着他的皎皎准备出门,姚栀栀看着蹲在他肩上的小白猫,忽然好奇:“三哥,皎皎长得这么快吗?”
这都大了好几圈了。
姚卫华看了眼,小声道:“这家伙喜欢吞吃鬼魂,前阵子死在公园里的那个海院长,冤魂困在公园里出不来,吓哭了好几个小孩呢,我带她过去,一口就给解决了。吃完就大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