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像个战神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整个朝堂安静了。
    礼部尚书满脸憋红,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海公公接过奏折,呈递给宣德帝。
    “不错。”宣德帝看了眼折子,开口问:“众爱卿,可还有人要反对。”
    所有人都不可思议看着赵如风。
    如此利国利民的计划,是赵如风想出来的?
    可这些不利于他们世家。
    刚有世家人要反对。
    翼国公激动的第一个站出来:“陛下,此法老臣赞同,老臣赞同啊!”
    “若能发展北方,北方边关将会成为进可攻退可守的磐石之城。”
    “五年,不,三年,发展三年,老臣愿再披甲上阵,为我大京,彻底铲除回茴,为我大京,开疆拓土!”
    郑国公第二个开口:“陛下,老臣愿做表率,全家前途北方,只求陛下同意南人北迁。”
    “老臣全家愿世世代代为我大京镇守北方,不破回茴终不回。”
    其余武将此刻都激动地开口喊出声:“恳请陛下统一南人北迁,不破回茴终不回。”
    众多文臣脸色都变了。
    大京建朝以来,武将第一次如此团结。
    赵如风扫过众多文臣脸色,心中冷笑。
    就看你们慌不慌。
    对国家来说,你们阻拦,便是阻拦大京消灭回茴,阻止大京开疆拓土。
    对武将来说,又看到新的建功立业的机会,提升武将待遇的机会,岂能不激动。
    你们若反对,那就是和大京皇朝,和所有武将作对。
    赵如风不得不再一次佩服想出此法之人,先抛出南人北迁的优势,以为国为民的大义当做引子。
    然后又拉武将下台,与世家分庭抗礼。
    才能让南人北迁计划有更多的操作空间。
    这是何等的大才,真想见上一见啊。
    不过,他现在还要继续面对众朝臣的反对。
    赵如风很清楚不可能一次完成南人北迁的新国策。
    如此大规模迁移人口发展国家的政策,不说五次完成,能一个月完成,都不错了。
    其中有太多事情需要操作。
    因此陛下才会让他出面,没让长公主出面。
    至于长公主,太年轻了,还是女子,不适合当先锋。
    户部尚书开阳伯开口了:“陛下,臣反对。”
    “目前国库并无那么多银两供给南人北迁计划。”
    “而且,受灾的灾民,还需要重建家园,若是南方百姓流失严重,恐对南方发展不利。”
    “灾后重建都难以进行,那以工代赈岂不成了笑话。”
    “请问赵侍中,南方没了百姓,如何灾后重建?”
    此言一出,众多文臣开口赞同。
    “开阳伯说得对,南方也需要发展。”
    “没错,南人北迁是错的,应当先以赈灾为主。”
    “……”
    文臣们开始发力了。
    当时武将就急了。
    “什么以工代赈,哪里有开疆拓土重要。”
    “你们这些酸腐儒生,只会为了反对而反对,还会做什么。”
    “……”
    “粗鄙武夫,头脑简单。”
    “粗鄙武夫,不可理喻”
    “……”
    于是,文臣和武将吵起来了。
    朝堂上此时就和菜市场一样吵闹。
    而在场,只有八人稳如泰山。
    分别是宣德帝、太子、长公主、赵如风、严世蕃、杨国公、郑国公、翼国公。
    别看郑国公和翼国公是武将。
    但两人都是人老成精。
    哪怕刚才激动得都要披甲上阵,但他们心里却清楚,南人北迁没那么容易。
    但无论多久,此次多半会成功。
    不为别的。
    因为,赵如风下场了。
    严世蕃神色平静小声问:“赵侍中,现在还不打算说?”
    赵如风看了眼严世蕃,沉默不语。
    严世蕃神色不变心里腹诽。
    赵如风今天不需要他帮忙,看来很自信。
    而且刚才一番话,真的是赵如风思考出来的?
    长公主的提议,赵如风是先锋,还不需要他帮忙,要独战群臣,摸不透啊。
    “吵完了么?”宣德帝眼看文武大臣吵得不可开交,淡淡开口。
    海公公当即高声喊:“肃静。”
    所有人都不说话了。
    等彻底安静下来,宣德帝淡淡问:“赵侍中,朕觉得开阳伯说得对,南方也很重要,百姓调走后,如何发展?”
    赵如风笑了。
    这些在长公主给的奏折里面,都有破解之法。
    第一次,赵如风觉得,不用动脑子,就能怼群臣,很爽。
    赵如风当即回答:“禀陛下,臣这里还有一份奏折。”
    说话赵如风从袖口里取出第二份奏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