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谁的声音大谁有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苏州河畔。
    一个名叫张诗雨的待业青年,鬼使神差花了5分钱,买了份今日的《文汇报》。
    可还没看一会,就被那个《一个待业青年决定去死》的标题所吸引。
    ......
    “前方虽没有路,但我还是要勇敢往前走......
    哪怕世道对我不公,我依旧心向暖阳,向死而生......”
    看到这段话时,张诗雨那颗死掉的心,猛地又跳动了起来。
    不知不觉间,眼角已经湿润,他们歌颂插队下乡的知青,歌颂工人阶级,歌颂农民。
    可就是没人愿意为待业青年发声,我们是愿意成为待业青年的吗,还不是被迫的。
    又不是每个人都能读好书,考上专科,又不是所有父母都愿意提前退休,把岗位留给孩子。
    我们能有什么错?
    为什么就活该被人瞧不起?
    现如今,终于有人站出来为他们发声了
    “干他娘的啊。”
    张诗雨从口袋里掏出被冻得硬邦邦的半个馒头,一口狠狠咬了下去。
    他开始认真思考起自己的人生来,觉得不能再这样浑浑噩噩下去。
    ......
    一处石库门弄堂。
    有位还在纠结要不要干个体户的青年,同样也看着报纸。
    读到那段:
    “没能端上铁饭碗,并不是我们的末路,人生应有更多选择,所以我选择成为一名漫画家。”
    人生应有更多选择!
    青年喃喃重复着这句话。
    从小到大,他就一直被家里人灌输一个思想,工农阶级是最伟大的。
    出生在城里的他,没能脚踩自行车,成为一名光鲜亮丽的工人,就好像有罪一样。
    可看完这篇文章,青年鼓起了勇气,对着家里人勇敢说道:“我不想在家里继续待着,我想在咱们弄堂口,开一家私人面馆。”
    ......
    潘家湾。
    听到大家都在讨论谭子湾的郑非,还说他又上报了,高晓帅赶紧买了份文汇报。
    懂字并不是很多的他,没法看懂整份报纸,赶紧拿回去给师傅看。
    “师傅,郑非好像上报纸了。”
    这段时间气色好了不少的赵大缸,看到报纸后,神色又落寞了不少,重重叹息了声。
    “晓帅,要不你去跟郑非认个错,以后你跟着他算了。”
    高晓帅摇着头:“不要,跟那种人在一起太难受了,什么都比不过他,还是跟着师傅好。”
    赵大缸愣了下,总感觉有被冒犯到,可想想自己这个徒弟,向来说话就不是很好听。
    ......
    某处弄堂里的一间书房,一位姓江的连环画家,拿着报纸的手不停在抖,脸都给直接气黑了。
    虽然通篇读下来,没有一句话点到他,可也句句都不离他,尤其最后那句。
    “虽然我向死而生的路再次被堵,可我依旧充满斗志,因为我知道这条路走对了,不然就不会有人嫉妒和愤恨。”
    就差把他名字写上去而已。
    原本他发完那篇批判性的文章后,领导们,都已经决定取消《风云》漫画的再版。
    可这篇文章出来后。
    江维山感觉事情可能会朝着他不想看到的方向发展。
    只要是在这篇文章里,郑非立足于待业青年这个群体,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经历过无数磨难,通过不间断努力,才获得成功的漫画家。
    在待业青年这个群体里,郑非可以说是万里挑一,可偏偏这样的万里挑一,还有人把路给堵死了。
    这能不愤怒吗。
    在那个年代,大家经历的苦难实在太多太多了,很多负面情绪都没地方宣泄。
    江维山这个行为,跟那个年代戴袖套的没有半点区别。
    对于这种人,大家更是痛恨,当天下午,就有不少待业青年自发到先进出版社为郑非出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对他们来说,最不缺的就是时间。
    先进出版社被围的水泄不通,一看到这个阵仗,楼下负责传达的大爷,吓得躲进了办公室里。
    今天有上班的莫常山,赶紧出来解释道:“同志们,你们听我说,我们出版社也是受害者。
    ......
    你们真要为郑非老师打抱不平的话,建议你们到上美出版社去,那篇抨击郑非老师的文章,是他们一位姓江的副总编写的。”
    听到莫常山的话后,一群人浩浩荡荡前往了上美出版社,把出版社门口围得水泄不通。
    “让姓江的出来。”
    “我们要跟他理论理论,凭什么,对郑非老师怀有那么大的恶意,要这样看不起我们待业青年。”
    “是嫌我们还不够惨吗?”
    “今天,必须要给个解释。”
    ......
    看着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