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第四十五回:说世情嬷嬷唠家常,打灯笼竹马接青梅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府钱库的大窟窿。”
    王嬷嬷听了,哑然失笑,“你毕竟年纪还小,不懂得外头的买卖行市。塌房确实赚钱,尤其是通州张家湾的塌房,可现在是冬天,运河都冻住了,通州张家湾现在是淡季,几乎没有什么生意,要赚钱,得运河化了冻,南来北往的船只齐聚张家
    湾,货物装进塌房,才有得赚啊。”
    “远水解不了近渴,怕是要等明年春租收起来的时候,才能盼到塌房赚的钱呢。”
    “再说了,东府钱库的大窟窿,不是一个塌房就能补上的。收入要稳定长久,还是得靠田庄,以农为本嘛,只是今年夏天大旱,秋租收不上来,东西两府一下子都吃紧了,不得已,向皇上奏请了两家官店塌房,以后偶尔再遇天灾,就不怕了。行
    商贾之事,终究不体面,不得已而为之罢了。”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如意说道:“原来是这样啊,王嬷嬷见识多广,是我异想天开了,差点又闹笑话??哦,对了,我觉得潘婶子举止言语,和别的上夜的女人们不同,她背后应该有靠山吧?”
    王嬷嬷笑问道:“潘婆子跟你说过她家汉子是干什么的吗?”
    如意说道:“马夫啊。”
    王嬷嬷说道:“这个潘婆子太自谦了,她汉子可不是普通马夫,她汉子叫做潘达,管着东府马廊,马廊里至少有三四十匹马和骡子,城外的马厂里,还养着五十来匹骡子、马匹预备着轮换呢,油水可不低。”
    “从马嘴里抠吧抠吧,再把漂亮的骏马偷偷借给别人充充场面、骡子给人拉几趟车,每月可不少挣,早就在外头买了房子,潘家是个小财主呢。”
    见识多广王嬷嬷嘴里的“小财主”,那肯定不是一般有钱了,在如意看来,应该是大财主才对。
    真是真人不露相啊,难怪潘婶子能去曹鼎家吃席呢,都是富婆!
    如意依然有些不解,“既然潘婶子不缺钱,和曹婶子一样过着富婆的日子,为何还要来颐园上夜?现在这大冷天的,我匆匆从颐园赶到东府,穿再多也冷,上夜就更冷了,有钱人吃这个罪,何苦来!”
    如意心道,我要是有这些钱,大冬天就在窝在炕上玩我的娃娃们,何必受着这个罪!
    长夜漫漫,王嬷嬷慢悠悠跟着如意说着家长里短:
    “就说你还小嘛,等你将来嫁了人成了家,身后有一大家子的事情等着你去操持,你就晓得为什么潘婆子要来上夜了。”
    “这女人呐,你在家里操持一家人吃喝拉撒,打点的再妥帖,在外头看来,甚至在家人看来,都是吃闲饭的闲人,不干家务做什么?”
    “家里人吃着你做的热饭,穿着你洗干净的衣服,地上,炕头上每天打扫的干干净净都是应该的,你从早忙到晚,还一文钱都赚不到。
    如意说道:“以潘家的财力,雇几个人做家事总该可以吧?”
    王嬷嬷反问道:“你在家里做家事吗?”
    “啊?”向来口齿伶俐的如意一下子结巴了,“我......我也做一些......就是......就是做的不多,我想干点什么,我娘就说,放着我来,你去找胭脂玩吧。”
    王嬷嬷说道:“这就对了,不做家事的人,不晓得家事有多么琐碎,从早到晚的一堆事,第二天,还得把这一堆事重新做一遍,做一辈子??得天天吃喝拉撒不是?”
    “别说潘婆子这种小财主了,即使是豪门大户人家,也不是雇人就能彻底放手的,还是得自己操心,否则,要被下人反过来拿捏。”
    “潘婆子在家里烦得很,说操持家务比上夜还累,又没得钱拿,还不如来颐园弄个差事,说出去是伺候老祖宗,多体面,她汉子也不好说什么。夜里吃点酒,和一群女人说说话,再漫长的长夜也就过去了。再说上夜是上一休二,又不是天天上
    夜。
    如意感叹道:“原来有人在颐园当差,不是为了钱打赏,就是不想回家操持家事啊!”
    你的目的我的目的,人人都不一样。
    王嬷嬷笑道:“你以为谁都像你一样,钻钱眼里去了。”
    如意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心想不为赚钱我大冬天夜里跑来跑去的作甚,不就是赚钱让我和娘有好日子过嘛。
    这时,门外有个丫鬟说道:“王嬷嬷,王管事在外头等您,说知道您今天到了东府,特来接您回家住。
    这个王管事就是王嬷嬷的相公,王善,一直管着先侯夫人王氏的嫁妆田地和铺子。
    王嬷嬷隔着门说道:“你跟他说,我已经睡下了。”
    “是。”丫鬟应下走了。
    如意心想:哦,又一个不愿意回家的已婚女人,不晓得王嬷嬷不回家是什么原因呢?
    你的原因我的原因,大家不一样?
    如意正思忖着,王嬷嬷端起金桔桂花茶,问她:“还有什么事情吗?”
    王嬷嬷不想让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