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无人机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之所以能在转弯半径上远超气动外形相似的米格25,关键在于那副边条翼的设计。
    不过,虽然F-15较为罕见,但也并非不可见。白铁军自己没见过清晰的图片,不代表别人也没见过。因此,她更惊讶于陈夏的广博见闻。
    她放下手中的活,从小书桌上拿来纸笔,递给陈夏:“能帮我画个草图吗?我想看看边条翼的具体样子。”
    陈夏接过纸笔,伏在桌上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对小巧而浑圆的边条翼结构,然后递给白铁军:“大概就是这样,再精细我也画不出来了,毕竟具体参数我也不清楚。”
    “明白了,多谢!”白铁军看着纸上的草图,点了点头,简单道谢后便继续整理自己的东西。
    陈夏见状只是微微一笑。他深知,仅凭这一点就想让白铁军心生敬佩是不可能的。知识分子都有自己的骄傲,所以他也不再多言,开始整理自己的行李。
    就在这时,白铁军突然问道:“你对国外航空业似乎很了解?”
    “还算可以吧。”陈夏回答得颇为谨慎,因为他不清楚白铁军这么问的用意。
    白铁军没再多说什么,而是从整理好的书籍中翻出一张素描递给陈夏:“你看看这个。”
    陈夏接过素描,扫了两眼便回答道:“这是法国的幻影F-1,画得很不错。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你觉得它的设计理念怎么样?”这次白铁军不再矜持,直接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
    陈夏没想到白铁军会问得如此深入,一时之间有些不知所措。他的犹豫让白铁军误以为他被问题难住了。
    于是她笑了笑,补充道:“简单说说就行,主要是想看看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陈夏没想到白铁军竟然是个法国无人机的粉丝。要知道,在国内航空界,大家要么粉美国,要么粉中国,毕竟这两个国家是超级大国,学习他们的技术准没错。
    而法国,虽然独具特色,但在整体实力上还是与两强有所差距。因此,陈夏对白铁军的独特品味感到有些惊讶。
    “怎么说呢,”陈夏斟酌了一下言辞,“对于法国的幻影F-1,我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特立独行,生不逢时。”
    “特立独行,生不逢时?”白铁军听到这个评价,眼睛先是一亮,但随即又摇了摇头。她在陈夏诧异的目光中,缓缓说道:“你的八字评价很到位。说它特立独行,是因为法国在战后歼击机的发展上走的是无尾三角翼的路子。他们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幻影3就是明证,它在历次中东战争中的表现并不逊色于同时代的美、苏歼击机。然而,幻影F-1却放弃了这种布局,转而采用常规布局,这难道不是特立独行吗?”
    陈夏点头表示赞同,然后听白铁军继续说道:“当然,这种布局的选择也有其时代背景。当时,面对华夏的钢铁洪流和大纵深作战理论,西欧各国都感到压力山大。为了保护机场免受打击,并随时起飞作战飞机进行抵抗,英国研发了鹞式战机,而法国则研发了我们现在讨论的幻影F-1……”
    这时,屈菁菁似乎有些不耐烦地插嘴道:“哎,你们说得太多了吧。”她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不满,仿佛是在吃醋,觉得陈夏和白铁军聊得太多。
    “小云,别没礼貌。”陈夏提醒道,“这位女士有如此独到的见解,实属难得。”
    屈菁菁只是轻哼一声,没有再多说什么。不过话说回来,采用这种布局确实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在那个时代,西欧各国都在努力研发能够随时起飞、抵抗华夏进攻的作战飞机。而法国的幻影F-1,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
    起初,陈夏只是出于好奇才倾听白铁军的话。毕竟,在那个时代,国内对国外机型的研究寥寥无几,接触相关装备的机会更是稀缺。因此,白铁军的话语自然而然地引起了他的浓厚兴趣。然而,随着对话的深入,陈夏逐渐意识到,白铁军对幻影F-1的理解绝非泛泛之谈,而是达到了相当深的层次。
    尽管这些知识对陈夏来说并不陌生,毕竟他有着前世的记忆作为支撑,但白铁军并非拥有特殊能力的人,却能如此透彻地研究幻影F-1,显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因此,她的自豪之情也是理所当然的,毕竟她有着这样的实力和本钱,想要不骄傲都难。
    “你刚才的观点,我虽然不完全认同,但有一点我是赞同的,”陈夏开口说道,“那就是电传操控确实是未来作战飞机的发展趋势。幻影F-1的机械操控方式,迟早会被淘汰。这也是为什么采用电传操控的美国F-16能够大受欢迎的原因。”
    正当两人聊得热火朝天、各抒己见时,门突然被推开,一个可爱的女生探头进来,原来是唐诗文。
    “哟,你们还在聊呢?”唐诗文好奇地问道。
    “是啊,我和这位女士聊得很投机。”陈夏回应道。
    “我说你一个男生和两个女生聊得这么欢,是不是有点不太合适啊?”唐诗文调侃道。
    “哎,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我运气这么好呢?”陈夏故作无奈地说道。
    “怎么没办法?要不咱俩换换宿舍?”唐诗文提议道。
    “不用了,不用了,小唐,你别开玩笑。”陈夏连忙拒绝。
    遇到如此有深度的室友,陈夏自然不能再用敷衍的态度来应对。他决定拿出一些真材实料来,让白铁军刮目相看。否则,人家可能会以为他只是个一无所知的草包。
    于是,当白铁军长篇大论地发表完自己的观点后,陈夏深表赞同地点了点头,然后话锋一转:“不过,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只局限于关注单一机型,而是应该将整个幻影系列都纳入考虑范围。从法国战后的战机研制历程中汲取经验……怎么了?我说得有什么不对吗?”
    陈夏说着说着,突然停了下来,因为他注意到正在铺床的白铁军突然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用一种异样的眼神看着自己。
    “没有,我觉得你的观点很好。”白铁军回答道。
    陈夏有些尴尬地笑了笑,但白铁军的目光中却透露出些许赞赏。虽然她的语气很平和,但这对陈夏来说却是进屋以来少有的称赞。
    陈夏对此并不在意,反而对白铁军的态度感到好奇。他忍不住问道:“你也是这么想的?”
    白铁军毫不掩饰地点了点头:“是的,我一直认为法国的幻影系列研制过程很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先掌握、吃透一个机型,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创新和衍生,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新型号和高指标。这样做不仅避免了重复建设和过度浪费,还能真正积累到有用的经验。否则,就只是白忙活一场。”
    白铁军的话语虽然平淡无奇,但每一句都掷地有声,仿佛金属碰撞时产生的火花。这显然不是一句简单的总结,而更像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呐喊。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