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神秘奖励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自10月9日重返岛屿起,陈舟彻底化身牛马,每天除了必要的吃喝拉撒睡,其余时间基本都在木筏上渡过。
    来福跟着他上岸后,就再也没回到船上去。
    这家伙近日颇为亢奋,七十多斤的大体格坐在筏子上,乱挪乱动不说,还老是要往水里跳。
    起初陈舟看来福可怜,还想带它一起往返,后来被它搞得烦了,训斥几次无果,便在林边给它搭了个狗窝,让它守在山坡上看家。
    真别说,“保安”这份工作,来福干得属实不错。
    相对岛上的生物,来福的体型堪称巨兽,叫声洪亮,警戒心又强。
    不管战斗力强弱,乍一看还是很唬人的。
    强占林边这片领地后,它整天在四周的树干底部撒尿标记地盘。时而追击胆敢靠近的野猫野兔,就连河畔荒草中筑巢的水鸟都被它驱赶走了许多,自然没有不要命的野兽来祸害物资。
    陈舟虽是主人,却远不如来福过得潇洒自在。
    高强度的锯木头工作结束了,他又迎来一份新的苦差事——搬运货物。
    每日三次在海上颠簸,好不容易上岸,又要拉着“房门板车”拖行重物上坡,总是把他累得筋疲力尽。
    身体固然疲惫,陈舟的精神却不显萎靡,反而随着搬运次数的增加愈发积极乐观。
    祖辈一脉相承的囤积癖篆刻在他的基因中。
    哪怕再累,只要看到船上的物资一点点减少,岛上的物资一点点增加,想到日后将因今时的艰辛而受益,想到这些物资能支撑自己渡过许多年,陈舟就会有一种踏实的安全感。
    在北方,人们总是用堆砌如山的柴火垛应对漫长的严冬,他的做法同样如此。
    搬运完物资,偶尔风向不对,陈舟也会在岸上休整。
    他在林中开辟了一块很大的圆形空地,将一个个堆满物资箱的小窝棚整齐地安置在空地边缘,一点点向圆心挤去。
    窝棚均顶着亚麻色的帆布,帆布上蒙着一层细枝条,老远望去,好像一个原始人的小型营地。
    空地中心挖了个大火坑,坑上粗木桩钉成的三脚架上挂着大铁壶,陈舟常在这里炖菜。
    上次吃生鱼片腹泻后,他对陌生的食物仍心有余悸,因此即使毗邻河流,也没有捕鱼或是采摘野果野菜吃。
    在野生动植物方面,陈舟是个彻头彻尾的小白。
    他认识的鱼类多是淡水鱼,认识的可食用野果也都是山里红、沙棘、山杏、山樱桃、野草莓等常见于北回归线一带的植物,这类贫瘠的知识在南太平洋的荒岛上全无用武之地。
    好在帆船上剩余的食物够多,即使敞开了吃,也足够等到种子发芽,收获下一季作物了。
    况且岛屿深处还有山羊、野兔等猎物,待腾出时间,总不至于为吃喝发愁。
    10号到13号这几天,陈舟保持着稳定的搬运节奏。
    每天清晨起床搬运第一趟,到岸上卸完物资做顿中午饭,吃过饭重返船上,开始搬运第二趟。
    第二趟搬运完不休息,直接开始第三次搬运,抵达岸上卸完货物后,若风向有利,便回船上睡觉,风向不利,就露宿林中。
    难得的三日晴朗。
    13号晚,卸下货物,坐在火堆旁,遥望着漫天红霞,陈舟知道,他的好日子到头了。
    西南风呼呼地吹着,潮水已退,情况似乎有利,他却没敢划回船上。
    沿海一带若是疾风骤雨,海面必定浪花汹涌,这是陈舟新得的经验。
    这种天气,大海随时都有可能发狂,到时候莫说小木筏,就是搁浅的帆船都岌岌可危。
    所以他宁愿在岸上淋雨,都不冒险出海。
    更何况今时今日,他的处境已不同往常。
    周围八个小窝棚内,足足堆放着两千多公斤物资,它们就是陈舟的底气。
    哪怕从今晚开始,再也不上船,他也能活下去,顶多活的累一点。
    累一些,总比赌命强。
    借着火光,连夜给自己搭了个小帐篷,往帐篷底部铺了一层干燥的树枝木棍留作明日燃料,垫一张破褥子防硌腰。
    洒土熄灭火堆,陈舟钻进帐篷,蜷缩在简陋的床铺上,闭上了眼。
    不出所料,半夜,雨果然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落在厚帆布上,发出啪嗒啪嗒的闷响。
    林地尽情吮吸着降水,孕育蓬勃生机。
    电光闪烁,短暂照亮坡地,照亮蒙尘的嫩叶枝条,苍翠欲滴。
    雨水从帐篷底部的缝隙间钻了进去,浸湿了陈舟的裤腿,与轰隆作响的雷声共同将他唤醒。
    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天气,自然是无法接着睡了。
    往外瞅瞅,林中乌漆嘛黑,户外活动也不必想。
    百无聊赖,陈舟回忆着这几日的搬运工作,试图查缺补漏,寻找是否有不妥之处。
    按照计划,最先被搬上岸的全是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