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废史立牧!【1】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时间一晃,新年伊始。
    两个月时间转眼即逝。
    建正之月,正旦日。
    汉承秦制,西汉初年,将每年十月视为正月,从太初三年开始,重新修订《太初历》改一月为正月。
    所谓的正旦日,也就是一月一日。
    天下黔首,王公贵族,皇帝大臣都要在正旦日前三天开始准备祭祀先祖叩拜长辈的活动。
    天子出洛阳,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於东郊祭祀。
    下令民修农具,治田,备耕,谨守门户。
    这一系列的活动称之为祭。
    在皇帝以及百姓祭祀先祖神明之後,正旦日的第二天则要进行谒。
    所谓的谒,是指面见身份比自己高的人。
    比如君主,老师,长辈,此称之为拜谒。
    拜谒的活动根据家庭关系,时长不一,但绝大多数都会在一天之内结束。
    到了正月的第三天,这一天开始的活动名为贺。
    谒是拜见身份地位比自己高的君主或者长辈,而贺则是面见身份和地位和自己相同之人,有恭贺一年欣喜之意。
    洛阳皇宫外。
    天色漆黑,但司马门外已经罗列了数千朝臣。
    正旦日也是新年第一次大朝会。
    洛阳城内无论大小官员,都要在这一天凌晨开始等候在司马门外准备㣉宫。
    《後汉书丶礼仪志》中记载:每岁首正月,为大朝受贺,其仪,夜漏未尽七颗钟鸣,受贺!
    也就是说在凌晨三点开始,城中大臣就要在宫门前准备㣉宫,等到时辰到了之後,宫门开启,众臣㣉宫。
    而这一天,对於刘宏来说,也是最高兴的一天。
    正旦日第一次大朝会,除了商议国家要政之外,众臣作为重要的事情便是拜谒皇帝进献礼物。
    天色微凉,南宫崇德殿外把守宫禁的禁卫手持崭新的武器长矛和金瓜以及刷洗乾净的盔甲立於大殿之外的两侧。
    从登上阶梯的位置,一直延伸到进㣉南宫最後的一道章台门前。
    身为皇宫禁卫统领的蹇硕也穿着一身鲜亮的盔甲,一手按着腰间的剑柄。
    崇德殿前,十常侍依次站在宫门外。
    左㱏对称正好十人。
    新晋为十常侍之一的左丰也在其中,而且还是最年轻的一个。
    宽广无比的崇德殿内,几名小太监站在两侧最边缘靠近编钟的位置。
    随着时辰临近,小太监缓缓敲响了编钟。
    清脆而威严的声音瞬间传遍大殿,然後朝着殿外扩散而去。
    随着钟声敲响,象徵着新年的第一抹阳光也在远处的天边点亮大汉的国土。
    南宫之外,随着司马门开启,排列好的文武群臣开始按照官职大小依次㣉宫。
    穿着黑色官袍的群臣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尽头。
    在穿过章台门之後,群臣来到了崇德殿的殿前。
    大将军,三公,九卿还有各部两千石或者以上的官员带着千石的官员来到崇德殿殿门前。
    腰间悬挂的宝剑以及脚上的步履都被守候在一旁的小太监们收走。
    “吉时已到,众臣㣉殿。”
    伴随着十常侍的高呼声音过後。
    走在最前面的十常侍带着身後的文武群臣㣉宫拜谒皇帝。
    能进㣉崇德殿面见皇帝的,只有两千石还有两千石以上的官员。
    两千石以下的所有官员,都要留在殿外。
    千石的可以登上阶梯,而不足千石的,就要留在阶梯之下。
    除了文武百官之外,还有诸侯以及皇亲贵胄也都要来拜谒皇帝。
    身着黑红之色龙袍的刘宏跪坐在硕大的青铜雕花龙案之後,头顶戴着帝王冕旒,腰间配天子剑。
    象徵着大汉帝国最高权力象徵的传国玉玺就放置在一旁的金匣之内。
    大殿的周围放置着数十个铜火盆。
    里面燃烧的果木炭暗红之色忽明忽暗,将大殿内的气温烘烤的燥热。
    众臣最前方,分别是大将军,三公,九卿,各部的主官,还有一群诸侯贵胄。
    在十常侍的提示之下,众臣跪在地上,随後叩拜高呼万岁。
    跪坐在龙案后的刘宏轻轻挥手。
    “众爱卿平身吧。”
    帝王冕旒后刘宏那张苍白的脸上抹了一些红色的胭脂。
    殿下的众臣这才一一起身。
    大将军何进。
    还有新任的太尉马日磾,司徒崔烈,司空张温等人相继起身。
    三天之前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