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兴佛!【1】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车师国,交河城。
    横跨在西域范围之内的诸国从第一次有记录开始,有三十多个小国。
    而在经过数百年的演变之後,如今已经分裂成为了五六十个小国。
    车师国和楼兰国一样,都是进入西域的第一国。
    只不过楼兰国在西域的南线,而车师国则是在西域的北线。
    两个国家中间间隔的是无尽的荒漠和戈壁,从古至今还无人能够跨过这片荒漠戈壁。
    作为车师国的国都交河城,这里之所以而闻名是因为有两条河流。
    交河城自北向南而建,城池的两侧地势低洼,有自北向南流淌的两条河流从交河城的东西两侧交替而过,并且在南面城门的位置汇聚成为了一条河流。
    因此此城名为交河,意河流交汇之意。
    坐落在两条河流之间的交河城恰似一颗耀眼的宝石,它的筑造并未拘泥於中原建城的方正之规,而是精妙地藉助了这片饱经千年河水涤荡的沟壑。
    在那仿若一艘巨船丶两头尖而中间宽广的黄土高原之上,这座城池恰似一座巍峨的城堡,巍然屹立。
    远远地看去,就好像是一条行驶在河流当中的土黄色巨舰一般。
    两侧被冲刷出的沟壑幽深有十几丈,而作为唯一可以进城的途径就只有南城。
    除了两侧天然形成的护城河之外。
    城门则是完全建立在一个斜坡之上。
    下高上低。
    这种地势造就了交河城易守难攻。
    只要扼守住南侧的城门,基本上就可以做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年初开始,戊己校尉府开始建立。
    驻守在高昌壁,也就是以前戊己校尉府的车师国的数百名士兵被曲义撵了回来。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车师国王知晓了大军要重新建立戊己校尉府。
    也是自从那个时候开始,车师国王阿罗耶便开始日夜难眠。
    阿罗耶乃是桓帝永兴元年後部王阿罗多其孙,在桓帝时期还只是车师后国的国王。
    车师国分为两部,分为前和后。
    虽然属於一个国家,但却又两个君王。
    桓帝永兴元年得时候,身为车师后国君主的阿罗多投靠了北匈奴,意图统一车师前後想要藉助北匈奴的兵力。
    而汉军当时为了分化车师,不让车师一统,则扶持了车师前王卑君。
    因为车师国的地理位置特殊,不光是扼守西域北线的要道,同时还是连接北匈奴,扼守天山通道的重要出口。
    北匈奴长从此地南下。
    这就导致了汉朝强盛的时候,车师国就投降汉朝,汉朝衰弱的时候车师国就投降北匈奴,依此反覆异常。
    而桓帝汉朝在已经非强盛之时。
    为了避免北匈奴再次南下袭扰敦煌,所以桓帝最终赦免了阿罗多投降北匈奴之罪,并且扶持阿罗多成为了车师国王。
    此时,夜色已深。
    但身为车师国王年约三十左右的阿罗耶并未休息,而是在一队士兵还有随从的陪同之下,正从王宫的通道前往交河城的中心。
    交河城因为建立在自然冲刷的一片黄土高原之上,所以其城内的建筑并非是累积而建。
    而是完全从坚硬的黄土上开凿出来的。
    也就是‘压地起凸法’从地面上向下开凿,然後建设出房屋的轮廓还有形状上面再加上房顶,就是一个看似浑然天成一样的建筑,就如同雕刻印章一样的道理。
    所以,从远处看去,整个交河城,只有以少部分原本就处於高地的地方有明显凸出的建筑。
    而剩馀的区域看上去则是一片平地,因为所有的建筑都是向下延伸。
    而那些凸出的高地开凿出来的建筑则是成为了交河城象徵权利,以及权利机构的驻地。
    比如官署,王宫,还有最为重要的佛寺。
    由於西域地区降水量特别少,一年四季基本上没有几天雨季,也就导致了这种建筑的存在性。
    从南部城门入口的第一片凸起的建筑群是交河城内的官署区域,其中也包括了国王的居住区。
    但交河城内最醒目的建筑,以及占地最好的位置的建筑并非是官署,以及居民区。
    而是大大小小错落在交河城内的佛寺。
    官署居住的区域左侧便是寺院区域。
    这里居住着大量的僧人。
    关於登录用户跨设备保存书架的问题,已经修正了,如果还是无法保存,请先记住书架的内容,清除浏览器的Cookie,再重新登陆并加入书架!
    而官署区域和寺院区的中间,便是一条笔直的路。
    这条路直接贯穿整个交河城。
    沿路两侧到处都是佛塔建筑。
    而这条路最终通往的区域名为大佛寺。
    比起从永平七年汉明帝初闻天竺佛教开始,天竺早在数百年前就已经开始在西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