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唯有毛笔扫过奏纸声音的宁清殿里,月冬强忍着哈欠,做起今夜做的最多的动作,撩起衣袖看时间。
凌晨一点零五分。
月冬抬眸看向一直批阅奏章,不曾有半点懈怠的陛下,本想提醒陛下和公子约定的时间到了,却感觉陛下的脸色有些难看,不由咽下嘴边的提醒,默默低头。
“到时间了?”
南韵一如寻常的清冷酥脆的嗓音,打破宁清殿的静谧。
月冬恭敬回道:“回陛下,一点零五分了。”
“命探汤房将水通至宁清殿。”
“喏。”
月冬立即走下台阶,招来探汤房的宫娥,吩咐下去并交代将沐浴用具,搬至宁清殿左内室的沐浴间。接着,月冬招来尚衣房的宫娥,命其备好陛下的更换的衣物,又命尚食房的宫娥备好睡前有益脾胃的茶。
同一时刻,南韵凝视着面前的奏章。
奏章的内容是,会稽郡临海的两个村子,为争抢水源,辱骂武安君,引发私斗,伤者过百。
第三起了。
究竟是谁在一个月内,在三个相隔数百里的郡内制造出三个同样理由的私斗案。
任巧已命齐郡、闽中郡的绣衣去事发地调查,但由于村落偏远,绣衣在齐郡、闽中郡这等边远之地的力量又较为薄弱,短期内难以调查出真相。其他郡在此期间,很可能也会发生类似的事。
届时,一旦让各郡不利于武安君、庙堂的舆论成势,她们纵使调查出真相,处置了幕后真凶,也无济于事。
必须得想个法子,将幕后之人引出来,或让幕后之人的谋划在其他郡县难以重现、复刻。
思绪流转间,南韵心里有了主意,提笔在面前的奏章上写下一个“阅”字,合上奏章,拿起另一份奏章。
这份奏章也是来自会稽郡,不同于上一份奏章是由郡守上奏,这份奏章是由会稽郡巧工坊的巧工令上奏。
南韵御极以来,在各郡设立巧工坊。郡内工匠无论籍贯,都可在每年的三月向巧工坊申请参加同年五月的巧工考。
凡通过巧工考者,会被录入巧工坊,享亭长俸。而在巧工坊改进技艺,和在进入巧工坊前,便已改进现有技艺,或研发出新品者,以技艺、新品的优劣,朝廷会给予一定的奖励。
如,升官进爵;为其建立专属的工坊,号博士等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各郡地的巧工坊不归郡守掌管,由京都的巧工坊直接管理,不过各地巧工坊的发展情况,与郡守的考绩挂钩。
南韵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要郡守支持巧工坊的发展,但不能干预巧工坊。
会安排的原因,是因为大离的大多数官员秉持着腐儒的“奇淫巧技”之观。
他们自比圣贤、口衔仁义,素来看不上匠人,由他们管理巧工坊,只会让巧工坊成为徒耗钱粮、赡养蛀虫的摆设。
言归正传,会稽郡巧工坊上奏的内容是,在今年会稽郡的巧工考,有一个名为惊的农家子,制作出《天工开物·畅想篇》里的“木牛流马”的“流马”。
《天工开物·畅想篇》是任平生在创建巧工坊后,花费数年时间,完成的一篇著作。
书中的内容是有关各类器物的畅想,现在看来是任平生将现代的各类器物,以畅想的方式,展示给世人,为世人指明器物的发展方向。
“木牛流马”便是其中之一。
任平生在书中对“木牛流马”的描述十分简单,甚至简陋——
木牛、流马是以机关术运行的运输器物,动力或以机关、石漆为功力,类比现有的飞鸟、扶摇台。
南韵不知任平生为何没有如飞机、火车那般,在书里画出木牛流马的“畅想图”,自然也不知奏章里所画的“流马”是否和任平生心中的“流马”一样。
不过,仅看奏章里附上的“流马”画,其外观与真马类似,马身上有类似飞鸟身上的机关术特征。
奏章里对“流马”的描述是,载重十四石有余,日行最多三十里,人可坐于马上,控制四蹄,过泥泽,攀山。
南韵看着这番描述,有了兴趣,此物若与描述一致,可用于征西运粮,节省路上的损耗。
目前“流马”还在送往栎阳的路上,算算日子,再过十天,应该能到。
“陛下,都备好了,”月冬禀报道。
南韵写完批示,放下毛笔,拿起奏章,吹了吹未干的墨迹,合上奏章,起身走向左内室。
约莫用了半个时辰洗澡、吹头发,南韵披着如墨的秀发,穿着月白色里衣、里裤,大离歀的绣面拖鞋,莲步轻轻地走进烛光黯淡的右内室,意外、惊讶的发现任平生竟坐在床榻上,没有睡觉。
“平生被我吵醒了?”
“没有。”
任平生捂着毯子,欲言又止的望着迎面走来,婀娜多姿的南韵。
南韵察觉到任平生的神色有些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