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巧儿的心里话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是灭百越、扫匈奴的用完了?”
    “打百越、匈奴的时候,是用了一些,但当时粮草供应,主要来自你那些年利用烟雨阁存下的粮草,而且你打百越、匈奴,在粮草方面是就地取材,优先征用当地的粮草、敌人的粮草,把当地、敌人的抢完了,再用自己带的。”
    “可韵儿跟我说,她采用换粮令,主要是因为国库粮草不多,为预防各地发生灾祸,国库无粮赈济。”
    任平生说:“你阿嫂总不可能在这上面骗我。而且我看过相关奏章,不仅国库的存粮不多,各地的赈济粮仓也不多,有的更是消耗一空,那些存粮都用在征讨百越、匈奴上面。”
    “这样吗?可你打百越、匈奴的确是优先征用当地的粮草和抢敌人的粮草,把当地和敌人的粮草,用完了才会用自己带的,也因此大离之前的将军打仗会亏,阿兄你打仗,基本上都会赚。”
    “这个我知道,韵儿跟我说过,但你知道我打百越、匈奴时,在当地征了多少粮草,抢了多少粮草吗?”
    “不知道,我没了解过。”
    “这就是了,你别光看我优先征用当地的粮草、抢敌人的粮草,也得看我征来了多少,抢来了多少,”任平生说,“百越、匈奴之地那么穷困,我能征来多少,抢来多少?
    还有,你说我当年利用烟雨阁屯了不少粮,那具体有多少?能不能支撑我在两年之内征百越、讨匈奴?”
    “不知道,我只知道你屯了不少,具体数量除了你和主管的人,就是我阿父都不知道。”
    “以这边的生产力和粮食产量,还有粮食的保存时期来看,我能屯的粮应该不多,”任平生说,“还有,你们说过当初因太上皇猜忌,我借着某地走了大水,献出烟雨阁六成股份,又让烟雨阁协助朝廷赈济,那时候肯定也用了一些。
    这样算下来,我的屯的粮就更少了,能不能支撑我打完百越,匈奴都难说。”
    “我不是说阿嫂在这件事上骗你,我是要通过这件事让你知道阿嫂的手段。阿嫂不仅在这件事上将仇恨转移到姚云山身上,借机破坏了姚云山好不容易和那些反对她的大臣的信任,离间了他们的关系。
    同时消除了从匈奴那俘获的牛羊给朝廷带来的负担,打压了世家、各郡县的豪绅大户,并顺水推舟的改变各郡县的势力格局,加强了朝廷对各郡县的掌控。
    还有,教训了近年忘乎所以的商户,短暂的盘活各地的商市,增加各地的税入,让氓流有钱,减少了不安定因素。”
    任巧说:“你不要认为我是执果索因,我说的都是真的,阿嫂早在政令下达前,就让姚云山、谷椁制定好相关条律,执行准则。对了,阿嫂不仅将仇恨转移到姚云山身上,还利用赏罚条文,让那些豪绅大户、商户内部发生矛盾。
    获得好处的豪绅大户,成为阿嫂的拥护者,而没获得好处的,恨的也不是阿嫂或姚云山,是当地的其他豪绅大户。”
    任巧的俏脸上流露出感慨的神色:“一条政令,就做到这么多事情,还让大多数人都念着阿嫂的好,不记恨阿嫂,你想想阿嫂的手段是多么的老辣、可怕。阿嫂真的做到了,你说过的文皇帝的境界。”
    任平生说:“我觉得韵儿能做到这一步,不仅是韵儿能力强,还是韵儿没有私心,只有公心。俗话说的好,心里无私天地宽。因为韵儿只有公心,所以人人都知道韵儿的目的,就是反对不了。”
    “我知道,你以前跟我说过这些,”任巧说,“但你现在认为阿嫂爱惜名声,想要博得一个仁君之名吗?”
    任平生听出任巧的意思,反问:“你认为韵儿不在乎声名,不在乎仁君之名?”
    “是的,阿嫂完全不在乎这些,”任巧说,“惊雷之变的事你已知道,但我们没有跟你说的是,阿嫂成功控制皇宫、京城城防,拿到太上皇废除太子和禅位诏书后,阿嫂是想杀死太上皇、废太子、南氏宗亲和一切反对她当皇帝的人,以绝后患。
    你当时拒绝了。你给出的理由是,这样做不利于朝堂稳固,有违于你们打出的‘重振朝纲、一雪国耻’的旗号,又跟阿嫂说要做明君、仁君,不可做只以杀伐解决问题的暴君。
    然后阿嫂同意了,为让世家公卿、朝中大臣屈服,阿嫂率兵围了他们的家,逐家上门与他们商谈,但有一家,阿嫂是坚决要除掉的,你知道是哪一家吗?”
    “李氏?”
    “对,这是在惊雷之变中唯一被夷三族的家族,”任巧说,“究其原因是李氏的家主、前朝的右相李从逸太聪明、不如姚云山那般好掌控。这人聪明到什么程度呢?
    他是前朝唯一一个看出你要造反的人,给你制造过不少麻烦的人。
    阿嫂在派兵围了所有世家公卿、大臣家时,他也是第一个知晓阿嫂意图,他更知道自己难逃一死,所以他守在自家门口,见到阿嫂就骂,主动献上理由,让阿嫂合理的杀他。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