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自己的视角汇报相关情况,汇报的内容大相径庭,只有废太子失踪和寻常一两件小事相同。
放下奏报,任平生瞧了眼喝茶的南韵,问:“韵儿,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南韵放下茶杯,说:“此事疑点太多,暂不好下结论,平生有何看法?”
“我的看法和你一致,我们先不急着下结论,先讨论讨论他们的目的,将每种可能都说出来,”任平生看向任巧,“像巧儿说的他们有异心,假设他们是有异心,是什么导致他们起了异心暂且不说。
他们在有异心的情况下,为何要告诉我们,废太子失踪了?还是以这么容易让人起疑心的方式?
如果我是他们,完全可以隐瞒不报,或说废太子情况一切如常。”
南韵赞同道:“不错,这也是让我疑惑的地方。还有一点,巧儿刚才没说,东鳀郡的郡守不仅未提及废太子失踪一事,也未曾提及废太子的儿子病重一事。截至目前,他给我有关废太子的奏报,都是废太子的日常琐事。”
任巧沉吟道:“阿兄说的有道理,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有意提醒我们?”
“如果是提醒,那对应的情况就是他们暴露且被人控制了,如此引出的问题是,谁发现、控制了他们?郡守?废太子?还是某个神秘未知的人物?”
“废太子应该不可能吧,我接触过他,他这个人天真又愚蠢,当年边郡白灾,太上皇派他去赈灾,他到了那边不是嫌冷,就是嫌住的地方太差,面对灾民,不关心他们有没有饭吃,反而说何不食肉糜,这么愚蠢的人能发现我的绣衣?”
“人遇到挫折都是会成长的,有的人一夜之间开窍,父母都会感到陌生,”任平生说,“我个人认为他的可能性很大,理由是他有充足的动机,”任平生接着问,“那边的郡守是谁?哪里人?什么家世?”
南韵说:“东鳀郡的官吏皆出自平生当时派过去的私兵,郡守名为丁守,今年二十六岁,曾任平生私兵的二五百主,善水战,是大离少有的少战之才。
他的籍贯是苍梧郡砾砂县二田村,父母皆是二田村一寻常农户。
在他五岁那年,家乡遭大水,父母为存活,不得不将他的长姐卖入勾栏。他当时便立誓日后要赎回阿姐,遂在十岁那年,凭借善水之能,进入烟雨阁,成为商船上的伙计。
后表现出色,成为平生的私兵,属船兵,一直在暗中训练,摸清百越水系,为日后剿灭百越收集情报。
在百越之战中,他的表现并不出色,未曾获得大功,故而未能与其他船兵一样,得以晋升。不过也不排除是,平生有意压他,意在让他护送废太子入东鳀岛。
总而言之,他在入主东鳀岛之中大放异彩,立下大功,得以受封为东鳀郡郡守。”
任平生问:“他父母现居何处?”
“苍梧县,此县乃苍梧郡的大县,他的父母已是当地的大户,家中有二子、三女,最年长的已有十三岁,家中田地有百亩,家仆二十有余,其父去年还纳了一房妾室。”
“他阿姐赎回来了吗?”
“没有。”
“他个人情况如何?”
“早已成家,他在担任东鳀郡的郡守后,便将妻、子接了过去。”
“他一家在那边的生活情况如何?”
任巧接话道:“衣食都有烟雨阁保障,不说有多好,至少能保证吃到应季的水果。”
“东鳀郡的粮食占比,烟雨阁占比多少?”
“账面上七成,实则全部。东鳀岛穷困,东鳀夷人以野果、野兽和鱼类为食,无种植能力。丁守等人留岛后,虽有移居离人开垦,但暂无法自足,生活所需皆由朝廷供应。”
“武器装备呢?”
“同样皆由朝廷供应,东鳀郡不具备生产武器装备的能力。”
“东鳀郡上有多少兵?”
“合计八千,其中精兵两千,余下的都是恶少年、死囚、罪官等,不过由于平生的命令,这些人上岛后,经过训练,战力已成,他们以极小的代价,扫平了岛上的夷人部落。”
“现在岛上有多少人?”
“除去甲士、官吏,岛上离人共有两万余人。”
“他们治下没有夷人部落?算上夷人部落,一共有多少人?”
“东鳀奴不纳入统计,”南韵清楚任平生询问的用意,“如若岛上食物、水短缺,无人会在意东鳀奴的死活。”
“在粮食、武器都需要朝廷供应的情况下,丁守若是生出异心,只有两种可能,一,朝廷供应不够及时,令他认为自己受到亏待,或从中受到委屈;二,有不可抗拒的理由。”
任巧说:“第一条理由不成立,烟雨阁送粮食、水果的货船上有绣衣,他们每次送货时都会上报送货情况,在他们的汇报中凡是送上岛的粮食、水果都是十分新鲜的,纵使因为路途有所损坏,但这个情况丁守自当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