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任平生没少和南韵提他们的婚事,上次回老家,更是告诉了现代的父母,让现代父母帮忙挑选日子。南韵当时很开心,但今日听任平生又提起这事,心里莫名有种第一次听到的欣喜、开心。
像是一次又一次的“过家家”后,她和任平生终于要真的成亲啦。
“平生欲在何时?”
“现在。”
南韵莞尔一笑,抚摸任平生的脸,说:“现在你我二人已是夫妻。”
任平生嘴角上翘:“没错,我们就缺一场仪式来向他们宣告这件事。不对,是两场,现代一场,大离一场。现代的婚礼我负责,大离的就交给你了。”
“好,”南韵目光忽然有些玩味,“婚期可要选一良辰吉日?”
任平生听出南韵潜在意思,轻捏南韵手感极佳的大腿,说:“结婚是大事,一生就一次,当然要选良辰吉日。刚才在大离说的回家,你也说了一切如旧,没必要挑选吉日,弄得那么隆重。”
“离人在面对这类事情时,大多与平生想法一致。”
任平生这才意识到南韵不仅是要打趣他,还是趁机再告诉他,离人不是他想象中的愚昧、无知。
离人和现代人除了科技、生活质量等物质上的差距,对待事物的认知、态度,没有区别。
想想也是,若古人都是愚昧无知之人,如何能留下至今读后都会受用的书籍?
而今人再怎么认为自己比古人强百倍千倍,若干年后,随着时代观念的发展、变化,今人也会像古人一样,被后人认为愚昧、无知。
若仅是在现代,不去大离,用“愚昧、无知”这样的刻板印象代表离人,最多只会让自己表现出偏颇、浅薄的一面。
可去了大离,还是刻板的认为离人就是愚昧无知,不去了解离人的真实面貌,那就有极大的概率沦为第二个王莽。
所以,任平生意识到他若真想在大离做些什么,就必须深入了解大离。
了解离人的生活日常;了解离人的三观;了解离人的需求;了解离人的方方面面。
总而言之就一句话:实践出真知。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就像南氏一族的历史,南韵不说,他又怎么知道南氏一族源远流长,还是禹的后人。
虽说以现代人的观念来看,南氏一族的历史、禹王后人的身份都不算什么,现代的百家姓有一个算一个,哪个姓追本溯源,不是始于王侯将相,乃至三皇五帝?且现代历史上已有许多人用鲜血证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但在大离没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社会环境,大离在时间线上是相当于现代历史的汉朝,但其本质上秦一统天下后的延续,是春秋战国“贵族为核心”的社会延续。
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人敬仰、惧怕、向往贵族。
南韵源远流长的家族历史,一直以来的上位者身份,都会让离人如南韵说的那般——
南氏为帝,天经地义。
南氏不为帝,才是天塌了。
这样的社会环境引发出来的问题就是,任氏先祖造反,只敢换其他南氏人做皇帝,不敢改朝换代;
任平生造反前,需通过创办学院,修改儒学典籍,广播“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之论,宣扬匈奴对大离的欺辱,燃起世人的同理心、仇恨心,以让世人对南氏去魅,为他造反占据法理。
说起来,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任平生当初的确是想拥立任巧为帝,只有任巧才需要这样的法理。
南韵作为南氏子孙,即便是女子,也是南氏子孙,百姓们不会反对南韵为帝。南氏宗亲、姚云山一干大臣,反对南韵登基,也不是因为南韵登基,打破了“南氏为帝”的共识,而是南韵是女人。
他们担心、不愿任平生以子代离,以另一种方式夺了南氏江山。
说到以子代离,任平生忽意识到在“南氏为帝,天经地义”的大离,他和南韵成亲,必然会造成极大的影响;任毅,他在大离父亲反对他造反的真实原因,很可能是认为他要以子代离,彻底夺了南氏江山。
他要是拥立的是一个皇子,任毅的反应可能不会那么剧烈,坚决。
话又说回来,南韵给他的感觉,一点都不担心他们成亲可能会造成的影响。
南韵莫不是打算谁要敢反对,就把对方宰了?
任平生嘴巴微张,正准备跟南韵说这件事,南韵先一步,说出一件任平生没想到的事。
“大漠决战,平生居功至伟,因平生的情况,一直留而未赏,如今时机已到,平生想要何封赏?”
任平生笑着挑了下南韵的下巴:“小韵儿有点昏君的迹象了,这玩意儿还能让我自己要。”
南韵捏住任平生的脸,眸光潋滟的宠溺道:“有平生这样的奸臣,朕想不成昏君也难。”
“瞧你这话说的,你见过我这么帅的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