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栎阳内城的房屋虽然价格昂贵的和现代超一线城市差不多,大离普通农户几辈子都买不起,但栎阳外城的房屋在任平生看来便宜的“令人发指”,最便宜的房屋竟然只要几千钱。
且还不是任平生潜意识以为的比厕所还小的房子,而是离人分户后就能到的一堂两内。
“最最最便宜的房子要多少钱?”任平生朗声问。
南韵朗声回:“估摸三千多。”
“那也就是说大离的普通农户存五、六年的钱,就能在栎阳的外城买房。”
南韵未言,月冬接话:“理论如此,但实际上除一直居住在外城的离人,其他各地的离人不能来栎阳买房、建房。”
朝廷会有这样的规定,是因为大离和现代历史上的秦朝、汉朝一样,实行闾里制,即用围墙围起来的居所。
栎阳城里就通过围墙将城内分为一个个区域,如三九公卿的住所、两千石以下六百石以上的官员住所、东西市等等。
乡下的村庄也是如此,人们进出村庄需在守门的门卫那里登记入册,说明出去的目的、地点等。要是入夜前没回来,就不能进村,得在野外过夜,且第二日会受到一定的处罚。
第一次警告,第二次罚二十钱,第三次罚四十钱,一直翻倍到第十次,会被抓进囹圄,充当三个月的劳力,期间需自备衣食。在充当劳力期间,生死自负。
值得一提的是,十次是一年内的次数,到了第二年,所有次数清零,重新计算。
由此可知,大离禁止百姓走动,所有人都得待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耕作。百姓想要外出,去其他城市,得向本村的里长申请,然后里长报呈县丞,得县丞同意,方可外出。
且出去后,得直接去目的地,无不可抗拒的原因绕路、在路上超时停留或去目的地之外的地方,都会依律惩处,最轻都要罚一甲,最重入囹圄充当劳力,同样需自备衣食、生死自负。
不过,随着大离发展至今,在各地出现许多不是闾里的村落。这些村落与闾里村落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闾里村落的耕地在闾里外,非闾里的村落耕地在住宅旁。
非闾里村落的离人比闾里村落的离人,相对自由,小范围的外出不再需要守门同意,活动范围大了一些。
这样的发展对离人来说是好事,但对朝廷是坏事。
要知道大离不是现代历史上的明清,与所谓的士大夫共治天下,大离相当于现代历史上的秦朝。
纵使大离自英宗之后,儒学独霸朝堂,离法一修再修,增添了许多仁善律令,但大离骨子里还是卫君法家那一套。
百姓公然违背离法,组成非闾里村落,当地的官府、朝廷不加以制止、严惩,反而听之任之,意味着朝廷对底层的掌控力减弱,离法失去了应有的威严。
也意味着大离的世家公卿、各郡地的豪绅大户更不会将离法、朝廷放在眼里。
以任平生五岁开始造反为例,他准备了整整十三年,都不曾让人抓到把柄,其中固然有任平生隐藏得当的因素,更多还是太上皇治下的大离早已是千疮百孔,加上世家势大,谁敢查太尉之子的营生。
意识到非闾里村落背后的意义,任平生亦意识到大离的当务之急除了征讨西域,就是解决大离一统天下以来,一百五十多年积累下来的方方面面的问题。
难怪南韵不在乎现代的先进科技,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醒、强调不要试图将大离变成现代模样,不解决大离现有的问题,任何改变、尝试都有可能会导致大离分崩离析。
届时,他和南韵作为大离的掌舵者,最好的结局是逃回现代,永世不再回来。
任平生自然不愿他和南韵落得这样的下场,当即问月冬大离现在主要面临哪些问题?见月冬不清楚,任平生准备问南韵,话到嘴边,想着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便接着向月冬了解其他常规情况。
如百姓出行、居住在城池百姓的用水、租房的房租等等。
晃眼到了丑时四刻,也就是凌晨两点,任平生虽有意继续了解下去,但短时间内了解到太多曾经未接触过的信息,加上时间太晚,任平生又多年未曾这般动脑,脑子不可避免的有些混沌,遂停下来,打着哈欠,走向仍在批阅奏章的南韵。
“还有多少?已经凌晨两点了。”
“平生先去洗漱,待平生洗好,我便去洗。”
“等我洗好,得等到什么时候?”任平生坐在南韵身旁,“你批完这份奏章和我一块去,我正好有些问题问你,节省点时间。”
南韵听到任平生说要一起洗澡,下意识的看向跟着任平生过来的月冬。
月冬站在台阶之下,脑袋微垂,虽未对上南韵的目光,但在听到任平生说的那句话时,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她略微欠身行礼,走到一旁,吩咐探汤房的侍女给华清阁通热水,命华清阁的侍女备好公子、陛下的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