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南韵告状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讲解,他们说兵法的本质是通过计算和对比敌我双方的各种情况,以获得胜算概率,进而制定战略和战术,最终实现不败或胜利的目标。是这样吗?”
    任毅闻言,脑海里不由浮现出他第一次教只有三岁的任平生兵法时,任平生就跟他说过这句话,他当时对此惊为天人,觉得他的儿子很有兵学天赋,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暗地里筹划十几年,一举消灭百越、匈奴,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到的。
    如今又听到任平生这样说,任毅的心情莫名有些复杂。他看着任平生,说:“不错,兵法的本质就是如此。不过领兵打仗,无论谋略如何,兵阵排的如何精妙,到最后都如你幼年时说的那般,
    打仗打到最后都是死打,打光就打光,完蛋就完蛋。
    战争的胜负往往都是在这个时候决出。
    能抵住死亡等各方面压力,坚持到底者胜。
    而若想取得战争胜利,光将帅一人能抵住死亡压力,有死战到底的决心无用,得上下都有。
    也就是《孙子·谋攻》中说的上下同欲者胜。
    将帅的能力高低就在于此。
    自古能征善战的将领,所率领的士伍,皆有此特性。”
    任毅接着说:“若想达到上下同欲,有上中下三法。下法,如匈奴,抢钱抢粮抢女人。这种欲的根源,是匈奴人穷困,大离富庶,他们在大漠生活不下去,只能通过抢掠大离,以苟活。
    这样的欲是野兽之欲,最为低等,只有无能之将才会使用。
    中法,合理的军功封爵制。大离能一统天下,靠的就是较于他国合理的军功封爵制,先祖便是最好的例子。此法,也是从古至今以来皆用之法。
    上法,大义也。如国仇、卫国保家等。你在惊雷之变后,何以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统领离军?除了你私下练的军队,靠的便是‘重振朝纲,一雪国耻’的大义。
    不过想要做到这点,不是喊喊口号就能做到的。
    你当时共做了两步。
    一,广设政思员,让政思员勾起士伍对匈奴的仇恨,意识到匈奴的劫掠,是何等的耻辱,让士伍们同仇敌忾。
    二,你在征讨百越的途中,小罪大惩各地的豪绅大户,并将他们的田地分给当地的百姓。
    离军之中士伍多出自穷苦百姓,你这样的举措,让他们的家人在他们立功之前,就得到了不应得到的收益,他们感动也好,为保住这份收益也罢,自然而然都会愿意为你效命,认可你的大义。
    这也是你能在短短两年之内,攻灭百越,荡灭匈奴的根本原因,不然就凭你暗自里练出的那点人,想要灭百越、扫匈奴,无异是痴人说梦。你练出那些人,只是你掌控离军的手段。”
    任毅话锋一变:“战场复杂多变,达到上下同欲的境界后,不代表你可高枕无忧,肆意妄为。战事的失利、不当的统领,都会致使士气颓靡,军心涣散。
    例如,匈奴萨满利用巫术,毒杀李甫统领的精骑后,离军士气低迷,士伍蹉跎,人人害怕萨满的巫术,进攻时畏手畏脚,不复往日勇猛。这时候,你作为三军的统帅,当如何?”
    任平生脱口而出道:“除掉萨满,以提升士气。”
    “不错,但你要如何除掉萨满?匈奴的萨满游荡不定,无人知晓她的位置,无人知道她长何模样。在寻到她之前,你当如何?还有,在寻到她之前,你又如何保证你治下的士伍,不会因为知道要面对她,而心生惧意,不敢上前?
    不会临战生怯,一触即溃?”
    任平生恍然道:“这就是我当时独自一人冲杀匈奴军阵的原因?”
    任毅嘴巴刚张,陈锦蓉先惊声询问:“一人冲杀匈奴军阵?还有这事?”
    任平生有些意外,下意识的看向南韵、任毅,疑惑他们都没告诉陈锦蓉?
    南韵也是有点疑惑,任平生一人冲杀军阵不是秘密,陈锦蓉按理早该知晓。
    任毅解释道:“我怕你担心,打算等平生回来再告诉你,后来又发生了那样的事,”任毅接着说,“你当时具体的做法是,利用你安插在匈奴里的间人,引导匈奴进入你设下的包围圈。
    然后,为提升士气,打消将士对匈奴萨满的恐惧,你不顾他人阻拦,一人冲杀匈奴军阵,生擒匈奴萨满,并在众目睽睽之下,将其抛向天空,连射三箭。至此,全军士气大振,一战剿灭匈奴二十余万,匈奴残部北逃,漠南尽归大离。”
    任毅接着说:“这样的方法虽好,但危险性太高。作为统帅以身涉险,乃兵家大忌。你日后若再遇到这等情况,当另寻他法,不可用此下策。”
    “确实挺危险,但我觉得在能力足够的情况下,适当的冒险没有问题。”
    任平生此话一出,任毅神色如旧,没有变化,没人比他更清楚任平生的德性。南韵瞥了眼任平生,清澈柔媚的桃花眼里看不出情绪。陈锦蓉的目光里则是很明显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