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1章:扬州瘦马,私人园林,外戚武清伯(大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摞,全都来自在京的科道言官们,其中为首者,乃是左都御史陈瓒。
    而如此多的奏疏,只弹劾一人。
    众官在奏疏中称:昨晚,武清伯以贺太后圣诞为由,设宴贪钱,收受礼金数万两白银,昨晚府内,召扬州瘦马近百,陪侍宾客,弹琴吹箫、吟诗写字、画画围棋、打双陆、抹骨牌等,百般淫巧,直到天明。
    逾矩,受贿,宣淫,有辱皇家脸面,恳请皇帝严惩!
    众科道言官们之所以知晓的如此清楚。
    乃是因有数名参与其中的商人忍不住对外炫耀,而被言官们安排在民间的内应得知。
    与此同时,民间的一些小报也开始刊载此事的细节。
    京师内外,有甚多小报黑作坊。
    这些人为了赚钱,莫说揭露武清伯李伟的臭闻,即使是大骂张居正误国的文章都敢刊载。
    言官们之所以如此大胆,成群结队地弹劾李太后生父、小万历的姥爷。
    乃是因这就是他们的职责。
    前两日,他们倾尽全力为李太后写贺表,但不妨碍他们今日如打了鸡血一般弹劾李太后的生父。
    能做科道官的,基本上都有这种要名不要命的劲头。
    只要是对的,那就必须拼了命的弹劾。
    即使被一撸到底,日后凭借着直臣之名,也能官复原职,甚至迅速擢升。
    言官不言,还叫什么言官!
    如此弹劾,占理占法,李太后还真不能罢黜他们。
    很快。
    这些奏疏便传到了内阁。
    张居正、吕调阳、张四维看到这些奏疏后,嘴巴都快被气歪了。
    他们根本没想着派人调查此事的真伪。
    依照他们对这位老外戚的了解,做这样的事情,完全符合他的作风。
    “这个老东西,好好安享晚年不好吗?非要闹出此等幺蛾子,这类丑事,让陛下如何看?”吕调阳生气地说道。
    “唉!丢人啊,作为同乡我都觉得敌人!太俗了!太下流了!”张四维无奈摇头。
    张四维与武清伯李伟乃是同乡,昨晚也收到了名帖。
    但他知李伟格调不高,宴席之上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堪入目的画面,故而便推脱未去。
    二人互视一眼,然后看向一旁面色严肃的张居正。
    张居正两手一摊,道:“内阁无法票拟此事,命人直接交给陛下与太后吧!”
    吕调阳和张四维认可地点了点头。
    这种事情,只能小万历来做主,是大义灭亲还是息事宁人,都应先听一听小万历的想法。
    内阁站在幕后,后发制人,方为良策。
    ……
    此刻,翰林院,检讨厅。
    一份带着墨香的民间小报在王祖嫡、赵用贤、刘克正、刘楚先、沈念五人手中传递着。
    五人看完后,都感觉到脸颊发烫。
    昨晚武清伯李伟营造的香艳场景,比“金莲杯”都令人更难以启齿!
    这时。
    赵用贤捋须开口道:“诸位,你们觉得陛下会如何处理此事?”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召入宫内,训斥一顿。”刘楚先想都不想地回答道。
    王祖嫡微微皱眉。
    “此等行径,与禽兽何异?外戚亦不可免罪,若只是轻惩,我必上奏反对!”
    刘克正无奈一笑,道:“这可不是一般的外戚,那是太后的亲父,陛下的外祖父,谁能将他重惩,张首辅敢吗?”
    “怎么不敢?为何不敢?四位,我建议大家一起撰写奏疏弹劾武清伯,此等外戚,必须除之!”赵用贤说道。
    当下朝堂。
    科道言官是弹劾官员的第一梯队,翰林院是第二梯队。
    一旦科道言官死谏不成,就要由翰林院引经据典式的去上谏了。
    刘楚先摇了摇头。
    “不可。若让武清伯受到重惩,除非阁老们在陛下面前坚持。但张阁老需要李太后的支持,我觉得,阁老顾全大局,为新政变法着想,定然不会重惩他!”
    “谬论!”
    “新政变法,不存在谁需要谁的支持,所有事情都必须建立在《大明律》之上!”王祖嫡说道。
    “幼稚!若全依《大明律》治国,那就应请海刚峰入阁,担任首辅,大明才能迎来盛世,阁老们愿意吗?百官们愿意吗?”刘楚先高声道。
    “一派胡言!海刚峰未能入阁,乃是因胸中无治国良策,难道是因他事事较真,遵循《大明律》吗?”
    “诸位,你们扪心自问,你们的父亲做出此事,你们不徇私护短吗?”
    ……
    检讨厅内,众检讨率先论辩起来。
    此乃常态。
    不仅是翰林院,其他衙门的官员为了争论事情也经常吵架。
    大约半个时辰后,吵得气喘吁吁的赵永贤看向沈念,问道:“自珩,你如何想?”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