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32章发饷,收心(第1/2页)
和李学文预料的差不多,武器遭到了冷遇,只有零星的出货,不是有钱人买来看家护院,就是土匪一二十支的采购。
这种小生意,李长官怎么可能看得上,传出去岂不是丢李长官的人?
当时李学文就是定下了一个标准。
武器采购,鬼子一个标准中队的武器装备起售,包含步枪,机枪,弹筒,迫击炮等武器,配套弹药管够,零敲碎打的小买卖,恕不接待。
这门槛一设,直接把那些小买家挡在了门外。
一个鬼子中队一百多条枪,还有轻机枪和掷弹筒,这可不是一般地主老财或者小山寨能吃得下的。
消息放出去好几天,立刻劝退了地主老财们,偶尔有几个来探口风的土匪,一听这规模和价格,也是头都不回的走人。
不过磺胺药倒是卖的相当火爆,只要有货,不管价格多高,很快就有人吃下,基本上供不应求。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撸起胳膊使劲干。
李长官当即就从系统商场里开始了大规模的采购磺胺药,全部交给任运良领导下的‘救国救民项目组’出货。
这年头的药品是真的暴利,一支百浪多息这样的磺胺注射剂,在黑市上能卖到一根小黄鱼的价格。
口服的磺胺片同样不便宜,一片磺胺药片就能卖到三块大洋,而且还供不应求,有多少就有人要多少。
系统商城内售价0.5积分一瓶的三十片装磺胺药,换成法币都够给二十个士兵发军饷了,这可比买肉罐头划算多了。
短短三天的时间内,‘救国救民项目组’就在黑市上筹集够了全师四万多人的军饷,再加上军政部转交第五战区给中央一师的额定军饷。
李学文足够给中央一师所有人补上一个月的军饷,再加上一笔收编费了。
‘救国救民项目组’的赚钱效率让李长官非常的满意,决定将‘救国救民项目组’正式升格为中央一师的正经单位,专门为李长官分担压力,干些倒卖物资筹集军饷的活。
说起来,这随口取的名字起的还相当贴切。
把药品卖到黑市上,既救了急需磺胺救命的老百姓,又赚取了高额利润用来养活部队,发放军饷,购置给养,能让中央一师的士兵有着充沛的体力来打鬼子。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确实是在救国救民。
有了钱的李长官,终于能挺直腰板当长官了,当即便准备给所有人发饷,让他们彻底收心,老老实实的给李长官当兵。
驻地新修的大操场上,兜里比脸都干净,军纪又管得严,没办法出去找乐子的士兵们,大都三三两两的缩在操场上,一边晒太阳,一边闲扯淡。
扯着扯着,就把话题说到军饷上面了。
一个叼着根烟屁股不舍得丢的士兵,愁眉苦脸的抱怨道:“这李师长是什么意思?把我们从南京带出来,也不提让我们归建的事,我都两个月没领到军饷了,不归建去哪领军饷去?”
“嘿,你原本就是中央军的吧”旁边一个抽着水烟的小个子士兵搭话道。
“嗯,第二兵团的,自从长官让来南京后,就没领到过饷”
“那你们还算好的了,我们川军才是惨,说是来上海打小东洋,国民政府管吃管饷,可是自从出了川,就没领到过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2章发饷,收心(第2/2页)
他们俩的谈话,立刻引起了周围其他士兵的共鸣。
“我们西北军也一样,长官跑得快,把我们丢在城里,要不是李师长带着突围,早就喂了鬼子了,可这老是待在这算怎么回事?”
“就是,我家里老娘还等着我寄钱回去买粮呢,再不发饷,家里就要断顿了”
“李师长人是挺好,带着咱们打出来了,还管吃管住,顿顿有荤腥,可总不能一直扣着咱们吧?咱们的花名册又不在他这,他又不会给咱们发饷”
“我听我们排长偷偷说,咱们原来的长官好像都派人来找了,可李师长这边就是不放人,排长说我们营长准备找个时机就带我们归建,等归了建就发军饷”
“我们营长也说了.....”
就当这些士兵们在叽叽喳喳讨论着军饷和归建时,紧急集合的哨声吹响,所有人顾不得继续闲扯淡,纷纷起身快速的完成了集合。
部队损失太大,此时已经没有整编营这个单位了,所有士兵都被补充到了中央一师的五个主力团,和四个补充团里。
不过就算进入中央一师的团里,他们依旧没有融入到中央一师这个大集体里,他们的长官依旧是原部队的营长。
在王有为的陪同下,李学文亲自对一团开始了发饷。
当李学文身后装满木箱的马车出现后,原本还没什么精神的士兵们有些意识到了什么,瞬间精神了起来,一个个腰板挺的笔直,期待的看着不紧不慢走过来的李长官。
等着工兵将从六安县政府那里搞来的一套户外扩音喇叭装好后,李学文这才紧了紧自己的将校呢子大衣,微笑着走上高台。
“喂喂喂”
“兄弟们好,我是你们的师长李学文”
当李学文说出这么一句话后,台下出现了轻微的骚动。
李学文没有管现场的骚动,而是在台上继续说道:“不管原先你们是哪个部队的,也不管你们的长官是谁,既然进了中央一师的驻地,那以后你们就是中央一师的人,是一个锅里舀饭吃的兄弟”
“好了,废话不多说,我知道你们最想要的是什么,不管你们以前是哪个部队的,现在开始整理花名册,补发上个月的军饷”
“我李某人也不是小气的人,既然当了你们的师长,自然要给你们一个见面礼,除了补发的军饷外,每人再发十块钱法币,就当是过年红包了”
补发一个月军饷?还给十块钱法币当过年红包?这么大方的长官在国军系统里可是属实难见。
“师座万岁”
在提前安排的演员带动下,紧接着,山呼海啸般的呼喊响彻了整个操场
“师座万岁”
“誓死追随师座”
有了实打实的军饷,以前不管是中央军,还是地方军的各路士兵们,全都收了心,不再提什么归建的事,死心塌地的跟李长官这个救命恩人干了。
发了饷的当天,李学文就放开了管制,任由士兵们自由出入驻地。
兜里有了钱的军爷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六安县里,在某些不可描述的十八禁场所门口排起了长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