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30章东家当负全部责任—学文日记。(第1/2页)
民国27年,一月十一日,于铜陵渡江舟中
南京之役,功败垂成,非战之罪,实乃人祸连连。
自巷战起,东家电令便如雪片,皆强令撤退,丝毫不顾前线战况之胶着,敌我态势之凶险。
东家于千里之外,遥控指挥,频繁微操,犹如执棋,视我数万将士为无魂之棋子,视南京战场为沙盘推演,尤以三十一日空投手令为甚。
此令一到,彻底打乱原有部署,由步步为营之有序转进,演变成孤注一掷之正面突围,伤亡将士两万有余。
每思及此,学文痛彻心扉,此等血淋淋之代价,实因上峰盲目指挥所致,东家当负全部责任。
————学文日记。
坐在最后一批的渡船上,李学文掏出了那个用于记录校长对自己伤害的日记本,拿起钢笔就开始了奋笔疾书。
写完今天的日记,李学文检查了一遍后,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合上自己的日记本,小心的收了起来。
四万四千人的中央一师顺利通过船只过江后,只是短暂休整了一夜,次日天亮便迅速开拔,马不停蹄地朝着指定的集结地六安疾行。
路上严令无线电静默,尽可能减少与外界的联系,避免节外生枝。
为了避免友军的各部长官知道消息找上门来,李学文连自己提前撤到江对面的炮团都没通知撤离,而是等到率部到达六安,完成归建后再通过电报通知其向归建。
沿途遇到其他零散溃兵或者地方守军,李学文也懒得收编,一律要求对方让开道路,摆足了奉令转移的中央军精锐架势。
数天后,将卡车全部炸毁在南京城里的中央一师,终于步行抵达了六安城外指定的集结区域。
部队到达六安城外时,恰好到了饭点,李学文也没让部队进城扰民,而是找了一处荒地,全师开始埋锅做饭,并且通知炮团带着从独立第八炮兵团里挖来的炮手出发前往六安归建。
行军锅刚刚埋下,第五战区派驻六安联络处的一个中校,两个少校就找了上来。
为首的一个参谋向着李学文敬了个军礼,客气的说道:“李师长,卑职是第五战区派驻六安联络处的核查参谋,卑职姓王,奉上峰命令,对所有抵达后方休整的部队进行情况核实,以便统筹补给与安置”
接过对方递过来的手令,随意看了眼文件上盖着的第五战区长官部大印后,李学文就随后还了回去。
笑着说道:“这么说的话,我部的物资补给以后就由第五战区负责了?”
“是的,军政部已将贵部纳入第五战区序列内”
王参谋推了推眼镜,继续开口说道:“第五战区李长官得知贵部归属到第五战区后,非常关切,特意指示卑职,等贵部到达后,要优先为贵部解决给养问题,让将士们先休整下来”
听到‘李长官’的这个称呼,李学文就是一阵恍惚。
自己曾经距离‘李长官’的这个位置这么近,近到几乎触手可及,可惜了,李长官的风头只出了一次,还没过瘾呢,就被打回了原型,李长官只觉得痛心疾首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0章东家当负全部责任—学文日记。(第2/2页)
“李师长?李师长?”
第五战区联络处的王参谋,看到对面刚刚还好好的李学文,听到自己的话后陷入了恍惚,眼神飘忽的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不由得轻声开口喊了两句。
“啊?哦”
回过神来的李学文,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歉意的笑着摆了摆手道:“抱歉抱歉,王参谋,连日行军,有些乏了,一时走神,还请见谅啊”
“李师长和弟兄们辛苦了,休整乃当务之急,卑职定当尽力协调,您这边有什么需要第五战区补充的装备物资吗?卑职可一并记录,回去后向长官部呈报。”王参谋顺势问道,手中的钢笔已经准备就绪。
“有有有,有急需补充的武器装备”
“您请讲”
“卡车三百辆,马车五千辆,105重炮炮弹......”
“.......”
李学文原本是不打算跟第五战区开口的,毕竟第五战区就是一个地方杂牌的聚集地,唯一拿得出手的部队,就是桂系的第十一集团军和第21集团军。
剩下的战区主力不是川军部队,就是西北军和东北军。
以校长的性子,怎么可能会给第五战区太大的支持,说句不好听话,第五战区都快穷的尿血了,最多给中央一师补充点蔬菜粮食,问他要一个团的武器装备,李司令长官都要掂量掂量自己的裤腰带。
之所以明知道第五战区拿不出这么多的武器装备,李学文还往上报,实在是因为李学文对‘李长官’这个称呼怨念深重啊。
当晕晕乎乎离开中央一师驻地的王参谋,将那份记载着天文数字的装备需求清单呈报上去后,这份清单几经周转,最终摆在了身在徐州统筹第五战区全局防御的李司令长官案头。
李长官正为即将到来的战事和各部紧缺的物资焦头烂额呢,当他拿起这份清单,只是扫了一眼,就将清单上面的内容给气笑了。
也没继续看,李司令长官直接将这份清单上面的物资给翻了个倍,转头就吩咐副官给发到武汉去了。
在李司令长官看来,你中央一师是校长的心头肉,是正儿八经的禁卫军,我第五战区只是你的临时长官。
你要是要点步枪弹药什么的,我第五战区还是可以给你送过去三五百支的,既然你狮子大开口,那就替你去找你们的校长要去。
要是你的校长都不给,那你也别怪我。
要是你的校长给了,那正好,反正我多要了一份,到时候你一半我一半。
就这样,这封电报经过李司令长官‘艺术加工’后的电报,以第五战区长官部的名义,经过电波的传输送到了武汉的军政部。
这么一封数量离谱的电报,引起了军政部的震动,所有人都面面相觑,不敢直接驳回,最后只能送到了校长的办公桌上。
“娘希匹”
看着文件索要的物资装备数量,校长当时就拍了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