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少年归来满城惊,江州府试开考!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素纱衣。
    江州城外,蜿蜒的田埂上早已人影幢幢。
    周院君青衫半卷,与一府五县的教谕丶训导们踏着晨露走在最前。
    数百秀才丶两千童生紧随其后,锄头与扁担在熹微中泛着寒光,靴履陷入春泥的声响此起彼伏,惊起几只白鹭。
    虽洪水已退,疮痍犹在。
    城外数千顷良田,稻谷倒伏如卧,稻秧浸泡在浊水中奄奄一息。
    「扶稻!」
    老农沙哑的呼喊刺破晨雾。
    「干活喽!」
    几个书生当即撩起衣摆冲进淤泥。
    不远处,赤脚的农夫们正弓身疏通沟渠,古铜色的脊背映着朝阳,铁锹挖泥之声不绝于耳。
    江行舟泥水抹了把脸,指缝间漏下的泥水,带着几缕稻花香。
    赵子禄一袭锦缎长衫,皂靴纤尘不染,独自立于田垄高处。
    他手中紧攥《农政辑要》,眉头深锁,实在是不愿沾染这田间淤泥。
    「少爷,咱们……不下去?」
    小厮压低嗓音,目光瞥向泥泞田间。
    「急什麽?」
    府学生赵子禄掸了掸袖口并不存在的灰尘,「先勘明灾情,方能统筹救济——这书里写得明明白白。
    为政之道,令属下去干便是了.何须自己亲自动手!」
    他的目光扫过田间忙碌的身影,在江行舟沾满泥浆的身影上顿了顿,一撇嘴,又很快移开。
    周院君衣袖迎风一展,指着数千亩受灾稻田,划归江阴县三百童生管辖。
    「这些灾田,便归你们管了!」
    周院君道。
    「是!」
    江阴县郑教谕拱手。
    晨雾中,他回头面朝三百童生,声音如磬音般清越:
    「今日,便当做江阴县学童生的小满节气小考!
    一来,救江州万民口粮!
    二来,教你等为官的根本,日后若是中举,官居县令,农桑乃是政绩考核的根基!」
    泥泞间,三百童生肃立。
    他补充道:「大周县令政绩考绩,农桑占了足足三成的权重。」
    靴尖轻点田埂,「今日扶起的每一株稻谷,都是来日你们治县的本事。
    常言道,『[翰林文章,州县稻粱]',
    尔等如果不能考中进士,进入翰林院,成为清贵的学士,整日只需与文章打交道。
    那麽这州县的稻粱民生,便是尔等的科举仕途!」
    说完,
    「下田!」
    郑教谕立于田埂高处,双手负后,「切记!水患过后,庄稼如伤患,救之如救火!根系未烂者,扶正扎稳!腐叶败穗,立时刈除!」
    最⊥新⊥小⊥说⊥在⊥⊥⊥首⊥发!
    「是!」
    三百名青衿纷纷踏入泥沼。
    腐稻的酸臭混着湿土腥气扑面而来,泥水没过脚踝,溅起的污浊在衣摆绽开朵朵浊花。
    有童生弯腰扶稻,
    有少年掘沟排水,
    他们青白面庞渐渐染上劳作的红晕。
    江行舟踩在田间,指尖拨开一丛发黑的稻叶。
    黏稠汁液渗出,竟隐隐发烫。
    他瞳孔微缩——这片稻田的腐败速度异常,枯黄痕迹,甚至有蛛网在蔓延。
    小满将至,正是稻谷拔节孕穗的生死关头。
    一阵阴风骤起,稻浪翻涌间,数十个惨白瘤状物突兀浮现。
    它们鼓胀如卵,在稻叶间蠕动啃噬,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响。
    「这是.螟蛉妖虫?」
    江行舟皱眉。
    郑叔谦负手而立,见江行舟正俯身拨弄稻禾的腐叶,不由问道:「江行舟,若要施展文术救治这稻谷,你当择何典籍为引?」
    江行舟直起身来,略作沉吟,拱手道:「回教谕,《豳风·七月》乃《诗经》中最具农事气象的鸿篇。其以四时为序,详述稼穑之道,最合此用。」
    他顿了顿:「再者,《齐民要术》中『耕田第一'诸篇,与《天工开物·乃粒》所言『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也是甚佳。」
    郑叔谦捋须颔首,眼中流露出赞许之色:「善!《诗经》乃我辈最常用之文术典籍。此乃先民智慧凝结,历经千年而不衰,其中奥妙,确有奇效!」
    他衣袖一振,继续道:「其次当属农家典籍,《齐民要术》丶《神农本草经》.。
    今日,本教谕便以《豳风·七月》为诸位示范——『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此句意为,黍子高粱先后熟,谷麻豆麦尽入仓。
    话音未落,
    郑叔谦并指如剑,在虚空中划出一道璀璨金线。
    那诗句化作流光溢彩的字诀符文,在半空中凝结成形,字字珠玑,散发着古朴浑厚的气息。
    符文落下时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