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江州府试第一场!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明是施加了「[天网恢恢,明察秋毫]」四字成语文术。
    府院考舍内的二千童生纷纷低头,连呼吸都放轻三分,不敢跟这些木鸢对视。
    甲字一号考舍。
    江行舟指尖轻压砚台,墨条在澄泥砚上徐徐画着一道圆圈。墨液渐浓,如夜潭静水,映出他沉静的面容。
    帘子外,木鸢振翅声隐约可闻,他却连眉梢都未动分毫。
    墨香氤氲,
    他手持狼毫饱蘸浓墨,笔锋悬于草稿宣纸之上。
    诛妖救灾!
    四字铁画银钩,力透纸背。
    江行舟目光在「诛妖救灾」四字上逡巡,笑了笑,唇角微扬。
    「三百字志文,且附诗词一首?!」
    好一个周院君!
    这哪里是考题?
    分明是给江州立功诸生,铺就了一条青云梯。
    凡在太湖诛妖战中洒过热血的童生,哪个不是胸有块垒?
    泼墨三百言,不过是将那夜斩妖的剑光丶救民的赤忱,再于纸上走一遭。
    甲字六号考舍。
    「啪!」
    狼毫坠地,墨汁溅上青砖,如泼洒的鸦羽。
    窗外木鸢振翅声忽近,铁爪在檐角刮出刺耳声响。
    赵子禄呆呆的望着府试考题一,盯着自己抑制不住颤抖的十指,掌心发白。
    这一刻,他忽然懂了什麽叫——万策尽!
    自作自受!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过去两月,他押题几百道。
    甚至连《圣人诛妖策》到《救灾安民策》,哪篇不是烂熟于心?
    无论周院君考什麽,他都能写出一篇锦绣文章。
    偏生没料到.
    江州府试的第一场考题,竟要写自己在太湖诛妖一战的功绩?!
    他顿时有些懵,
    救灾?
    表现啥?
    根本没去啊!
    额头沁出冷汗——那夜妖祸滔天时,自己分明在赵府暖阁里闭门苦读,准备府试。
    他还能表现啥?
    赵子禄也不敢在府试文章中胡乱瞎编。
    江州府有不少童生知道,他在赵府内读书,未曾出门。
    若是瞎编自己诛妖救灾,太容易被戳穿——府试文章里谎言连篇,那可就是天塌了,恐怕直接被剥夺府试。
    「好一个诛妖救灾.」
    赵子禄喉间滚出低笑,忽觉满嘴腥甜,竟将舌尖咬出了血,「好一个周院君!.仅这一题,我便彻底无望,夺府试秀才案首!」
    他想了许久,
    笔锋悬在纸上游移不定。
    「要不.乾脆写一篇《寒窗苦读志》?」
    忽然福至心灵,
    赵子禄猛地蘸墨挥毫,写一篇三百字短志丶诗:
    「.「闭门即战场,灯火作烽燧!
    非是无肝胆,待举凌云翅!
    非是惜此身,长锋待出匣!
    今朝墨池浅,来日血海深!」」
    最后一捺狠狠顿笔,竟将宣纸划破三分。
    唯有府试考中秀才功名,获取更大的实力,日后才能为朝廷丶为黎民百姓做主。
    他这是煞费苦心!
    做暂时的忍耐!
    以待日后更好的诛妖救民!
    江州府院。
    青砖黛瓦的考舍鳞次排开,宣纸般苍白的晨光透过雕花木窗,在青石板上勾出细密的栅影。
    有的童生未参加太湖诛妖之战,面色煞白,惨白如生宣。
    有的童生却是面色激动红润,此刻心头无比感激周院君。
    江州府暨阳童生案首沈织云,悬腕凝锋,狼毫在「功」字最后一捺处顿出涟漪。
    他恍见两月前太湖湖畔,
    周院君染血的官靴踏过妖族浮尸,
    一名濒死的童生抓住他绯色官袍下摆,院君俯身替他合上不甘的眼帘:「活下来的,都该有个好前程.」说的正是这句。
    当时腥风灌耳,如今听来——竟是天籁!
    「我前些日子还在寻思,我等一府五县童生奔赴太湖立功,回来至今两月,却未得太守和院君大人半分犒赏。」
    「没想到,院君大人早就在这里安排好了!」
    「以我等,但凡立下功绩,通过府试第一场无疑!」
    「我虽在第一线战场,并无太多的杀敌表现。
    比起江行舟,那是万万不如!
    可是却在第二线后勤补给,立了一份天大的功劳!
    我暨阳沈家连夜捐献了一千担文粟米,送往前线犒劳府院学子」
    沈织云腕底生风,舔笔疾书,墨迹里都带着粟香,
    那日府衙仓廪前,父亲将粮食压在秤杆上时,青铜秤砣坠地的闷响。
    一千担金灿灿的文黍谷粒在府衙帐册上堆成小山。
    他当时还疑惑不解,父亲为何如此积极捐粮?
    此刻,沈织云方才恍然大悟,父亲不愧是暨阳县第一绸缎布商,眼光是如此的毒辣!
    沈家主这场精心算计,早在两月前便盘算好了。
    「这是有据可查!
    在府衙后勤辎重名录的第七页,可是白纸黑字盖着一个府衙戳印!
    光凭这一份大功绩,这江州府试第一场,我肯定排在甲等前三之列!」
    他飞快落笔。
    「.
    「暨阳县,沈家郎。
    后勤辎重录第七页,朱砂府印灿若朝霞。
    一千担文粟米,粒粒皆是功名种!」」
    沈织云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三百字的志出炉。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