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颤抖却字字如刀:
「百年前的金陵城,尚有百万户纳税钱粮!
可如今纳税之户……不足五十万户!
苏州天授三年实缴粮十五万石,扬州税银四十万两……杭州丶常州丶湖州,皆不足原先半数!
江南税赋,三成入国库,三成养官吏士卒,剩下的才入库房……哪里还有富馀供十万大军开拔?!」
韦观澜眸光一沉,声音如冰:
「那些纳税之户,哪里去了?」
王芩惨笑一声,嗓音沙哑:
「百年来,大小门阀吞并近半灵田丶商户,百姓沦为佃户……门阀世家自有隐匿之法,所缴钱粮寥寥无几!
江南府库钱粮,每况愈下!」
他不愿说,因为他就是金陵王氏门阀旁支。
江南钱粮的去向,他自然门清。
可是,十万大军调度,钱粮耗费巨糜,江南府库缺钱缺粮,此事他想瞒也瞒不住。
堂内死寂,唯有烛火摇曳,映照出满堂官员苍白的脸色。
韦观澜缓缓闭目,眼前一暗,身躯微晃,深深吸了一口气。
他早知金陵十二门阀兼并田产,却未曾想——竟已到了动摇国本,将江南道府库蛀空的地步!
「大人,不若先调五万水师,前往太湖围剿?」
周阿水抱拳进言,青铜甲叶随动作铮然作响。
「大人,万万不可!
三月前谍报,太湖妖庭妖兵不过万馀。而今——太湖沿岸已立起十二座招妖幡,不停招募妖兵,恐已超过二三万妖兵之数!」
杜尚军疾步上前,铁靴踏碎一地灯影:
「众水妖擅水战。
我军久疏战阵,以五万之兵强攻末将恐怕,我军折损过半,甚至落败!
非十万大军,不可出兵!」
堂外骤起惊雷,暴雨倾盆而下。
韦观澜指尖轻叩檀木案几,沉闷的叩击声在议事厅内回荡。
「出兵一事暂缓,先筹措十万大军粮饷!」
他忽然抬眸,有了决断,眼中精光乍现,拍案而起:「传令!」
声若龙吟震得梁尘簌簌而落,
「即日起——江南道一城十府,开徵剿妖特别税,筹齐军饷!」
他负手,冷笑一声。
「来人,给我在金陵城,多景楼上,安排《春江宴》!
请金陵十二家门阀,江南大小世家丶望族赴宴!」
金陵十二门阀,短短百年吞了如此巨财,吃的满肚肥肠也该出出血了。
金陵城。
七月。
刺史府衙内,军报文书堆迭如山,兵甲碰撞声日夜不绝。
刺史府灯火通明,官吏奔走如梭,算珠噼啪作响,各府各县铜钱粮秣催缴之中,流水般汇入军库。
而十里秦淮,依旧笙歌不歇。
画舫凌波,金粉楼台间,才子佳人执扇笑谈,对岸的水军军寨操练的喊杀声,竟成了他们助兴的鼓点。
《江南雅集》七月新刊上市那日,秦淮河畔的大小书坊刚卸下门板,便被蜂拥而至的文人墨客围得水泄不通。
「别抢,给我留三册《江南雅集》!」
「加价二成,先卖与我!」
不过片刻,万册新刊,竟然一扫而空。
书社举人秀才们连夜赶工抄录,墨香弥漫,众人揉着酸胀的手腕苦笑:「这哪是卖书?分明是抢银子!」
街头巷尾,抢到《江南雅集》新刊的士子们顾不得体面,三五成群围在茶肆檐下,急不可耐地翻开书页。
「快看!江公子又有四篇新作!」一名青衫书生拍案惊呼,「算上此前十篇,已是十四篇达府以上锦绣文章!「
」三篇鸣州,十一篇达府.「
身旁同伴倒吸一口凉气,「金陵谢氏门阀子弟——谢栖鹤,如今累积三年,也不过三篇达府丶十二篇出县丶五篇叩镇。
这江公子,堪称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令人叹为观止!」
「依我看江公子这十四篇文章,这会应该稳获今岁的[江南四大才子]的封号!」
布衣举子压低声音,「这『江南四大才子'的排位,今日怕是要换人了。
原本,顾雍丶谢栖鹤丶王墨青丶陆靖岳,他们这四位最热门的江南四大才子人选,恐怕要被挤下一个来。」
忽然,人群最后方传来一声惊愕的抽气。
所有人循声望去——
「快看《江南雅集》的末页,江南四大才子的封号名单已经公布了!」
那位举人手中的书刊最后一页,赫然印着朱红大印。
江南文坛泰斗周敦实的亲笔题字,如惊雷炸响——【天授十五年——江南四大才子】封号名单:
【江行舟:江南第一才子!
——诗赋:尤擅诗词文章,辞藻华美而意境深远,所有文章皆被《江南》收录,传颂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