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圭忽然抽出一张白纸,提笔疾书重点:
【柴桑行】——周院君唯一的一首出县诗文,必考!
【才气本源】——周院君崛起之根基文道经义,最得意之处,重点!
【稷神香】——农桑治国,策论方向!重点!
【春耕图】——农桑与农耕!
【射壶】——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一!可能考!
【对联】——那副鸡犬霜桥对联!可能考!
「府试一共考三场,所考的题目,多半会在这几个大范畴之内!」
韩玉圭总结了一番,放下笔墨,笑道。
墨迹未乾,江行舟已伸手按住纸角:「还可以补最后一点,」他蘸水在案上写下三个字:「出县诗!」
众人不由一怔。
「周院君自己一生所做文章,极为平庸!」
江行舟轻声道:「所以他定然是希望看到的,童生能写出一篇[出县]以上诗词文章。
纵然未必切题,恐怕也能中秀才!」
「不错!」
众童生闻言,不由目光一亮。
以固定的命题,写一篇出县诗词,这非常难!
但如果放宽条件,泛泛的写出一篇出县诗词,那显然要轻松很多!
「若是我在考场实在答不上!就用这最后的策略,争取写一篇出县,保一个秀才!」
顾知勉目光一亮,不由舔了舔嘴唇。
众少年们继续埋头苦干。
不断的讨论着细节,商讨到深夜——押题,破题!
众少年们还在彻夜讨论,
江行舟未再发言,在书案上,独自抄书。
他青衫半卷,正提着一支泛着淡淡才气的举人文笔,在竹简上缓缓运墨,抄写一卷兵书《六韬》。
那墨色如血,在青黄竹片上渐渐晕开,字字如刀,竟透出一股沙场肃杀之气。
这是他前身养成的习惯,每晚皆花一个时辰抄书,烂熟于胸。
《六韬》本就是杀伐之书,写在竹简上更显锐气。
「江兄,这《六韬》二万字,真要全抄在竹简上?用纸卷抄录,岂不是更方便?」
曹安盯着江行舟手中的竹简,不由疑惑。
竹简抄完,恐怕至少十几斤重,携带不方便。
而纸张的话,仅仅是薄薄的几十页小册。
「自然有妙用!」
江行舟笑了笑,头也不抬,笔下不停。
他却并未说什麽,有什麽用。
既得一块【稷神香】,他自然要精心寻思,如何利用好此件文宝,发挥其最大威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