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门生拜见座师,准备殿试!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部中枢,翰林学士才是六部为官的最低门槛!
    考不中进士,他在官场就是芝麻小官,招人排挤。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黄朝猛然甩袖,转身离去,「老子一一不考了!
    天大地大,老子自去的!」
    江行舟目光漫不经心地扫过人群,忽而警见黄朝颓然离去的背影。
    那身影跟跑着挤过喧闹的人群,很快便消失在街角。
    他唇角微扬,眼底却不见半分笑意。
    此刻的黄朝,不过是个被落第之痛灼伤的狂徒,任谁上前劝慰,都是自讨没趣。
    当然,他也没打算去劝!
    朝廷的门阀势力根深蒂固,极难打破!
    一个在朝廷之外掀起滔天巨浪的黄朝,可比在朝廷内守规矩的黄朝,有用的多。
    江行舟转身与身旁的新科进士们把臂言欢,相约晚上一同前往座师兵部尚书唐秀金的府邸。
    夜色渐浓,兵部尚书府邸灯火通明,新科贡生们鱼贯而入,锦衣华服在烛光下熠熠生辉。
    「门生,参见座师!」
    江行舟随众人深深一揖,姿态恭敬,却不着痕迹,显出一分从容。
    唐秀金立于阶前,含笑抬手:「诸位贤契不必多礼,请入内叙话。」目光掠过众人,最终在江行舟身上略作停留。
    这一届贡生,皆是未来朝堂上的可用之才。
    若能栽培得当,十数年后,或有三五人身六部侍郎以上之列,三五十人外放为太守,便算不负朝廷选士之功。
    而眼前这位江行舟,沉稳内敛,进退有度,倒是最有望登临三省高位者。
    也是他最看重的门生。
    踏入唐府正厅,江行舟眼底闪过一丝异。
    这座三进三出的兵部尚书府邸,虽规制宏阔,却处处透着清寒气象一一榉木梁柱未施朱漆,青砖地面不见织毯,待客的官窑茶盏竟有修补痕迹。
    三五房妻妾之女,皆着素绢绣裙。二十馀仆役,在三百名贡生宾客间奔走,汗透葛衣。
    在这神都洛京,随便一家大富,恐怕都有三五十个丫鬟仆役。
    更别提,那些大门阀丶勋贵丶诸侯府邸,动辄数百门客家丁之多。
    「唐公清俭若此,实乃朝堂砥柱。」
    江行舟执礼,指尖掠过案几细微的裂。
    满座同年皆敛容屏息,无不敬佩。那些预备好的阿之词,此刻倒显得轻浮了。
    六部尚书这样的高位,整个大周朝堂也就那麽几十馀人能比。
    兵部尚书唐秀金授须而笑:「老夫惯用旧物,倒叫诸位见笑。」
    烛光映着他半旧的靛蓝官袍,腰间金鱼袋却擦得亮。
    在这奢靡成风的洛京城,这实在是罕见。
    兵部尚书唐秀金轻抚案上茶盏,釉色剥落处映着烛火:「陛下赏赐不少,都在当年塞北道任刺史时候花掉了。...苦寒之地,一兵一粮,都耗费甚巨。」
    他指尖在「塞北」二字上略顿,「塞北朔风如刀,运一石粮秣,要三人长途跋涉,花销甚大。」
    还有那些多年追随他的亲信老兵,成边塞北道和妖蛮厮杀,烙下一身的伤疾。
    他时常接济他们,纵然身有馀财,也所剩无几了。
    顾知勉忽然击掌:「学生明白了!难怪座师敢以『抑豪强为策问题目!」
    他环视众人,声音陡然拔高,「若座师名下,也有万顷膏腴之地,岂会自断根基?」
    满座骤然一静。
    一些出身门阀世家的贡生,羞愧的垂首盯着青瓷酒盏,盏中涟漪微颤。
    在回答策论时候又不敢不答。
    皆避重就轻地搬出大周太祖旧制,写一写大周朝廷的过去老旧政策,表示支持打击豪强。
    「知勉知我!」
    唐秀金的笑声震得梁尘轻落,
    眼角馀光却扫过江行舟一一唯见这位江南才子,正从容地勘酒,神色淡泊。
    也不知在想些什麽。
    「罢了!今夜之筵,不谈这些!
    兵部尚书唐秀金摆了摆手,「过几日便是殿试,诸位可准备妥当?」
    满座顿时浮起一片克制的苦笑。
    准备?
    怎麽准备?
    皇帝陛下可不像兵部尚书一样,至少还有《唐公选集》丶《唐公密卷》可以去研读,公然揣摩主考官的心思。
    而今直面天颜,洛京城里哪家书坊敢刊「揣测圣意」的书?甚至,过往的考题,也不见踪迹。
    他们想准备,也不知该如何动手啊!
    况且,帝心难测,殿试向来是天马行空,摸不着痕迹。
    殿试,从来都是讳莫如深。
    谁也不知该如何着手。
    好在,殿试并不落考生,只是确定三甲进士排名,作为他们日后吏部选官的顺序。
    这是定心丸一一他们三百名贡生只要不放肆,自然都是进士。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