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25章鸣州《枫桥夜泊》!苏州士子齐声哭!
暮色渐沉,金陵客栈内灯火通明。
忽闻门外马蹄声止,几名锦衣华服的世家子弟踏阶而入,腰间玉佩相击,清音泠泠。
为首之人朝客栈内江州众秀才,拱手一礼,姿态恭谨却不失世家气度,递上一封烫金拜帖,道:
「江州诸位兄台安好!」
「今秋闱将至,江南十府英才齐聚金陵。我金陵十二家特于秦淮河畔设宴,邀诸君共赴诗会,以文会友。」
「还请江行舟兄丶沈织云兄丶韩玉圭兄丶曹安兄丶李云霄兄……等!」
他一一念过名帖,嗓音清朗,笑意温润,「诸位皆江州翘楚,还望拨冗莅临,共襄盛举。」
谢云渺长身而立,袖间暗香浮动,手中金帖在灯下熠熠生辉,映得满堂生色。
待他们走后。
客栈内烛影摇红,茶香袅袅未散。
韩玉圭把玩着手中金帖,忽而轻笑:「早闻金陵十二家子弟眼高于顶,视外府文士如草芥,更把持金陵文坛多年.今日一见,倒是谦和有礼,与传闻大相径庭。」
「正是!」
曹安抚掌附和,「那位谢公子言谈温雅,毫无倨傲之态。看来市井流言,终究不可尽信。」
「去否?」
韩玉圭挑眉环视众人。
陆鸣朗声一笑,振袖而起:「岂能不去?我江州儿郎若畏首畏尾,倒叫江南九府才子以为我等怯场!」
众人目光俱落向窗畔——江行舟正负手而立,望着不远处秦淮河上渐起的灯火。
「去!」
江行舟笑了笑,转身衣袂一扬,案上烛火「噼啪」炸开一朵灯花。
——文名如灯,越亮越旺!
文名越高,那麽随便一篇文章便能轻松出县丶达府。
那些大儒丶文宗随手一篇文章,都会引来无数文人争相阅读,几乎篇篇都能出县以上。
诗词文章的档次越高,其转化为文术之后的战斗威力,自然也是越强!
而诗会丶书刊,皆是扬文名的最佳之地!
暮色初临,秦淮河上金波潋滟。
江行舟与江州众秀才踏着青石来到码头,但见一艘朱漆画舫横亘河心,三重飞檐上琉璃灯盏如星子垂落,照得水面浮光跃金。
谢家小厮早已在岸边相候,见众人持金帖而来,当即躬身引路:「诸位相公请随小的登船。」
画舫之上,丝竹声隐隐透出雕花窗棂。夜风拂过雕窗,带来阵阵荷香。
王谢子弟锦衣玉带,穿行于宾客之间。
小厮们正执壶为姑苏才子斟酒。
谢云渺忽见江州众人登船,当即搁下杯盏,广袖一展笑道:「江州诸位兄台,有失远迎!」
招呼众人上船。
「江兄!」
却听,一声清唤穿破画舫内的丝竹声。
但见江南十府的秀才们,不少人纷纷离席而起,衣袂摩挲间,佩玉叮咚作响。
苏州府秀才案首唐燕青,手持一柄泥金摺扇,广袖随风轻荡,含笑作揖:「自太湖一别,江兄风采更胜往昔。」
「唐兄谬赞,多日不见。今日我们以诗会友!」
江行舟拱手还礼,眉宇间英气不减。
众人相视一笑,各自入席。
不多时,
画舫内,
金陵十二家的公子们端坐主位,玉冠博带。
苏州才子们轻摇摺扇,谈吐风雅。
杭州俊杰执卷沉吟,一派儒雅。
秦淮河上灯火如昼,常州丶扬州丶江宁丶绍兴丶嘉兴.等十府顶尖秀才齐聚一堂,俨然江南文坛亦庄盛会。
画舫内,十府三百馀名顶尖秀才济济一堂。沉香案几上,青瓷茶盏映着烛光;锦绣坐席间,玉佩金冠交相辉映。
这条画舫附近,沿河还有十二座画舫灯火通明,丝竹之声不绝。
河风拂过,将画舫内的诗声酒令,散作满城风雅。
秦淮河畔的明月楼上,众多文人们,未受邀请无法登画舫,只能凭栏远眺,酒旗招展。
清茗轩中,茶客们摩肩接踵,指着议论纷纷。
文庙长街更是无比热闹,人潮拥挤。
整座金陵城皆知,今夜【金陵十二家】诗会,江南一城十府英才尽聚于此,六月《江南》书刊,十篇连载的江州第一才子江行舟也到场。
文庙长街人潮如涌,争睹这场罕见的文坛诗会。
画舫一角,几个锦袍秀才交头接耳。
其中一人压低声音道:「诸位可曾听闻小道消息?那江行舟的十篇达府之作,非他亲笔所作.」他左右张望,以扇掩口,「据说是勋贵们重金聘请的幕僚代笔捉刀!」
「我也觉得如此!」
旁边瘦削秀才,立即附和,添油加醋,「这世间,怎麽可能有人以秀才之身,连续十篇达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