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渭北渭南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白渠的水源主要是从泾河而来,在渠首建设了石?堰口用来分洪排沙,增设干渠与斗门,这与都江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关中之民对粮食的追求是竭泽而渔的。
    但人们在面对吃饱还是挨饿的选择时,人们往往都...
    天光未明,咸阳宫外已车马粼粼。百官陆续入宫,脚步声在青石阶上回响,如同鼓点敲在人心之上。阳玉立于宫门前,身披玄色深衣,腰佩玉带,冠缨垂落肩侧,神情沉静如古井无波。张苍紧随其后,手中捧着昨夜重新誊录的残卷??那是从内史府灰烬中抢救出的零星账目,虽不完整,却足以作为今日廷议之证。
    扶苏已在宫门等候多时,见阳玉到来,低声问道:“可有对策?”
    阳玉微微颔首:“只待章邯现身。”
    话音刚落,远处一队铁甲骑兵列阵而来,马蹄踏地,声震廊庑。当先一人身着银鳞战袍,头戴?冠,正是章邯。他翻身下马,步伐稳健,目光扫过阳玉时略作停留,嘴角微扬,似有敬意,又似试探。
    “公子早。”章邯拱手行礼,语气恭敬,却不卑不亢。
    “章邯将军一路风尘,辛苦了。”阳玉还礼,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昨夜军报称西境安宁,匈奴远遁,实乃社稷之福。”
    “此皆陛下洪福,将士用命。”章邯答得滴水不漏。
    二人并肩入宫,群臣侧目。有人低语:“章邯归来不过一日,便与丞相并行,权势可见一斑。”也有人说:“听说内史府失火,莫非与此人有关?”言语如风,悄然弥漫。
    大殿之上,始皇帝端坐龙座,须发已显斑白,但双目仍炯炯有神。他轻咳两声,挥袖道:“今日廷议,先由丞相奏事。”
    阳玉出列,躬身道:“臣启陛下,昨夜内史府突发火灾,关中三十六郡赋税底册尽毁,仅余残简若干。此事关系国本,不得不察。”
    殿中顿时哗然。御史大夫冯去疾惊问:“内史府守卫森严,怎会失火?且火因何起?”
    阳玉目光直视章邯:“据查,昨夜有人持丞相印信调离守库令史,趁机纵火。而那印信……并非朝廷正式颁出,乃系伪造。”
    “哗??”满朝震惊。
    章邯神色不变,上前一步:“陛下,此事重大,若真有人伪造相印,罪当诛族!臣愿领廷尉彻查,务求水落石出。”
    阳玉冷笑:“将军果然忠心可嘉。只是臣有一事不明??昨夜持印者,乃老仆章敬,系将军族叔。此人平日居于将军府邸,饮食起居皆由将军供给。不知将军可曾察觉其行为异常?”
    章邯眉头微皱,旋即坦然道:“章敬年逾六旬,素来老实本分,为我府中炊事多年。若其真涉此案,臣愿一力承担监管之责。”
    “好一个‘监管之责’!”阳玉步步紧逼,“可问题是,他如何能仿得丞相印信如此逼真?此印乃朝廷重器,形制、篆法、铜质均有定规,非经年研习不得其髓。一个烧火做饭的老仆,竟能伪造相印?除非……背后有人授意!”
    殿中鸦雀无声。
    蒙恬忽而起身:“阳玉公子所言极是。若无内应,断难成事。然证据何在?仅凭一名老仆身份牵连章邯将军,恐难服众。”
    阳玉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片:“这是从火场残骸中寻得的一角账册,上有‘陇西减赋三成,以充军资’八字。而据臣所知,陇西并未上报灾情,更无减赋之令。此乃虚报灾荒、私挪赋税之举。而审批此条者,赫然是??章邯将军亲笔签押!”
    众人倒吸一口冷气。
    章邯面色终于微变:“这……不可能!我从未签署此类文书!”
    “哦?”阳玉冷笑,“那请将军看看这笔迹是否熟悉。”他将竹片高举,呈于众臣眼前,“此为章邯将军惯用的‘秦隶右斜体’,起笔顿挫有力,收尾锐利如刀。全朝上下,唯将军一人如此书写。”
    李斯出列审视片刻,点头道:“确与章邯将军平日公文笔迹相符。”
    章邯咬牙:“有人仿我笔迹!”
    “仿笔迹?”阳玉冷笑,“那你可敢当庭提笔,写‘关中赋税’四字,以验真伪?”
    章邯沉默片刻,终于提笔,在帛书上写下四字。群臣细看,竟与账册残文几乎一致。
    冯去疾怒喝:“章邯!你还有何话说!”
    章邯猛然抬头,眼中怒火翻涌:“我说了,有人陷害我!这账册既已焚毁,残片又能从何而来?为何偏偏此时出现?分明是有人设局,欲夺我兵权!”
    阳玉不慌不忙,再取一物:“将军莫急。臣还有一证??这是今晨从章敬住处搜出的密函草稿,尚未寄出。上面写着:‘事成之后,关中财税归将军掌管,扶苏继位,必倚重于您’……落款虽无名姓,但这笔迹,却是将军幕僚王贲之子亲手所书!”
    王贲当场跪倒:“陛下!小人绝无此意!”
    始皇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却如雷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