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可以是油啊!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54章可以是油啊!(第1/2页)
    可接下来挺长一段时间,苏知知没有拉着薛澈往后山跑了。
    因为她太忙了!
    正值秋日丰收时节,今年果然又是收获满满的一年。
    田里各色作物都被饱满的果实压弯了腰,粮仓满得都快要装不下了。
    今年春日新种的辣椒、甘蔗、棉花等作物也陆续成熟了。
    甘蔗长得又粗又高,比孔武还高出很多,苏知知走在茂密的甘蔗林都快迷路了。
    苏知知和薛澈都是第一次见到地里成熟的甘蔗,居然像一片青紫相间的竹林。
    花二娘带着几个人来拔甘蔗,先用甘蔗熬一锅红糖试试。
    “阿澈,你在后面拉我一下。”
    苏知知抓住一根和她手腕一样粗的甘蔗,拖着甘蔗要把它连根拔起。
    薛澈走到苏知知后面,抓住了苏知知腰上的衣服往后拽,帮着一起拔。
    “嘿呦拔——嘿呦拔——”
    “嘿呦拔——嘿呦拔——”
    两个小人儿喊着口号齐心协力拔。
    咔哒一下,甘蔗被拔出来了,薛澈和苏知知同时往后摔个屁股墩。
    “哈哈哈哈哈……”花二娘和其他婶婶们都笑了。
    秋奶奶砍下一小段甘蔗,切成几小瓣,分给苏知知和薛澈吃。
    清甜爽口的汁水划过舌尖,苏知知甜得眼睛都眯起来了:
    “好甜呀。”
    薛澈嚼着甘蔗,额头出了些汗,小脸红扑扑的:
    “还好来了浔州。”
    以前只听说岭南穷山恶水,现在越来越庆幸自己到了浔州。
    否则的话,往年这个时候他还坐在寂寥的院子里数枯黄的落叶。
    这批甘蔗长得很好,几乎每一根都又甜又多汁。
    孔武拉着石碾,把甘蔗汁都榨出来。
    秋奶奶把甘蔗汁熬成红糖,然后把一部分红糖切成小块,放进罐子里存着给孩子们当零嘴。
    甘蔗是做成糖了,但地里的棉花还没用上。
    大家原本做好了心理准备,今年第一回栽种棉花,可能收成会不尽人意。
    但秋风一过,所有棉株上都挂满了沉甸甸的棉铃,棉铃爆开,吐出洁白蓬松的棉絮。
    大家把棉花采摘下来,一大包一大包地存入村里的空屋。
    “这么下去,村里的空屋都不够用了,是不是要再盖几间屋子?”白洵跟郝仁提起此事。
    “我正有此意,待我草拟张图纸,与众人商议。”
    郝仁最近在忙两件事。
    一是重新设计村庄的布局。
    村里以后的财产物料会越来越多,也许还会有新增人口,原本的环形小村落空间不足。
    他打算分区规划出饲养区、居住区、仓库区、练武区、作坊区等,规划好后,冬日农闲时就可以动工。
    “郝村长、刀哥。”
    一个脸被烟熏得乌漆嘛黑的人走进来,唤了一声郝仁和白洵。
    黑乎乎的人拿起手边的一块巾子擦擦脸,露出一张面庞,有点像宋钰又不太像宋钰的模样。
    白洵点头:“小宋来了。”
    村里众人现在叫宋钰都叫小宋。
    宋钰醒来那日抱着郝仁的大腿哭了半天,不敢相信自己还活着,更不敢相信裴凌云还活着。
    等他平静下来后,他觉得估计是天上的太爷爷酒醒了,好歹还保佑他到了故人的地界。
    宋钰无处可去,在黑匪山留下来,成为了良民村的新村民。
    大家看出来小宋和郝仁以前相识,估摸着小宋有点背景秘密。
    可这山上哪个村民没点过去?
    大家不在意,只一口一个“小宋”这么喊。
    秋奶奶受郝仁的拜托,不知用什么材料给小宋做了一副极其逼真的假眉毛和翘鼻头,贴上去之后,相貌看着一下子就变了很多。
    郝仁:“小宋,今日试得如何?”
    宋钰摇摇头:“试了几种木头,成墨的效果都不太好。”
    郝仁在忙的另一件事,就是和宋钰一起研制新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4章可以是油啊!(第2/2页)
    宋家曾经靠制墨发家,如今宋钰想再以此法重振旗鼓。
    眼下出现了一个问题——
    黑匪山附近一带松木不多。
    上好的松烟墨需要至少二十年以上的松木烧制,木头烧出的黑烟可采集起来,再经过加工制成墨锭。
    宋钰尝试用其他木头烧制烟灰,打算找出最适合的替代品,可惜试了一段时日还没有结果。
    宋钰刚来村里,还没有自己的住处,于是先住在郝仁家的空房里。
    夜深人静时,他想到家中亲族都在发配充军的路上,根本睡不着觉,便爬起来看书,继续琢磨制墨之法,以此摆脱焦灼的心绪。
    他刚点起灯没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