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见了大奎,听说张成家的事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90章见了大奎,听说张成家的事(第1/2页)
    傅红雪跟这些过去的兄弟们叙着旧,听他们讲这几年县城的一些事,各自生活的变化。
    连李海都处了对象,过段时间要结婚成家了。
    大家那几年靠着小叶提供的物资,还好多少都攒了些腰包,现在过着各自的小日子。
    傅红雪提出,这回她也没有粮食,但是布料和棉花、罐头这些可以给他们一部分。
    还有桔子、苹果这些,各有五百斤左右,手表也能出三十块。
    田大奎一听,连连表示感谢,这也都是紧俏的物资,条件好的人家,就会去小黑市淘弄,这样的话这批东西他都留下!
    大家就“业余时间”再挣一笔,慢慢卖呗。
    傅红雪想起来问:“对了,张成怎么样?今天没来这儿。”
    张成是大奎的搭档,俩人一块儿弄起来的这个小买卖。
    田大奎答道:“他老娘病了,住院呢,所以这些日子都没过来。”
    一旁的李东说:“张哥的弟弟出了点事,老娘着急上火的,就住了院。”
    傅红雪问道:“出了什么事,严重吗?我明天拿点营养品,那你们帮我给他吧。”
    李东和大奎都谢过小叶,就给她说起了这回事。
    原来,张成的弟弟叫张辉,这个是他最小的弟弟,今年二十五岁。
    本来岁数已经不小了,老娘催着,要托人给他说个对象。
    没想到他自己相中了一个,跟他同岁,也是县城的人,叫姜秀英。
    事情就是由张辉的“未来小舅子”引起的。
    这个姜秀英为何这么大年龄也没找婆家呢。
    就因为家里过去出了些事,成分不好,要不不可能这么个大姑娘还没嫁人。
    人倒是不错,样貌也可以,可是,她爹妈过去是中学老师,后来67年的时候遭遇了麻烦。
    因为点什么事,说的话被人揪住错,抓了小辫子,最后送去农场劳动改造了。
    那一年开始,二十岁的大闺女姜秀英得带着两个妹妹、一个弟弟过活,小的那俩是龙凤胎,当时才十岁。
    所以,这个大姐的婚事就耽误了,哪个婆家也不能接受这样一拖三的,还要照顾三个小的。
    现在呢,一晃五年过去,二妹十九岁,双胞胎十五岁。
    大姐姜秀英才开始找婆家,本来跟张辉也算是合适,他俩是一个单位的,在棉纺厂工作,互相看对了眼。
    没想到,俩人刚订了婚不久,姜秀英的小弟竟然惹了祸。
    这个十五岁的半大小子姜静涛,前些日子跟着一个同学去乡下玩儿,想去林子里打个野兔什么的。
    那时候,正值生产队在秋收,已经进入了收尾工作,粮仓里装满了粮食,很快要送去交公粮。
    姜静涛这几个半大小子在后山树林子里抓野兔野鸡,晚上还回了那个招呼他们来玩的同学爷爷家吃晚饭。
    当晚住到村里,第二天回去。
    没想到这个晚上出了事,不知怎的,就有民兵抓住了姜静涛,说他偷盗生产队的粮食,是半袋稻谷。
    人赃并获,这孩子被揍了个半死不说,还被关在生产队。
    姜静涛的大姐能不去么,弟弟的几个同学跑回县城,给送了口信。
    姜秀英连忙赶紧去了村里,结果一看,被关押的弟弟满脸是伤!她的心都要碎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90章见了大奎,听说张成家的事(第2/2页)
    那些人一个个都对偷粮食的人满肚子火气,也没让姐弟说上两句话。
    后来,姜秀英找到一个说了算的大队干部,求人家开开恩吧,孩子才十五,还这么小。
    结果那个大队干部家里有个儿子,一眼看上了姜秀英,说想跟她结亲。
    如果她同意亲事,这事就想办法帮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姜秀英哪能同意,自己刚刚定了亲的,打算年底就跟张辉办喜事。
    她当时就拒绝了,没想到,那个人反口倒打一耙。
    说姜静涛偷粮食的事,是他姐姐姜秀英指使的,把她也给扣下了。
    姜秀英的二妹秀琴这边,第二天跑去找未来姐夫,说大姐一晚上都没回来,不知道在那个村会不会出啥事。
    张辉心里上了火,十分担心,便请假立刻赶紧去了那个村。
    不过他还有点脑子,自己不了解情况,就托邻村一个熟人去打听一下,究竟出了什么事。
    结果那个熟人还有点本事,跟一个民兵有亲戚,关系特别好。
    去仔细打听了一番,把事情一说,姐弟俩现在都被关在村里,由民兵看守,说是还要送去蹲笆篱子呢。
    好像那个大队的支书家儿子,不怎么的,还对姜秀英有那个意思似的,这里面,看来事情不简单呐……
    尤其,偷生产队的粮食,可是大事。
    张辉立刻急了,这不是绝对的冤枉么?
    不说那个半大小子咋样,他未婚妻姜秀英知书达理,一个月工资32块!
    至于指使十五岁的弟弟,全家唯一的男孩子去生产队偷东西吗?
    这不纯粹是胡扯吗?
    再说静涛那孩子,据他了解是个好孩子。
    除了有个比较活泼好动的性子,乐意去山里玩玩,没有任何毛病,读书也很好。
    有他的帮衬,姜家的孩子最近一个阶段的日子也没到吃不上饭的境地。
    那江静涛怎么可能无缘无故,半夜一个人跑去生产队偷稻谷呢?
    他觉得生产队这个事解决得太简单粗暴,如果跟支书家的儿子有关,那说不定秀英就有危险,出点啥事可咋办?
    他人在气头上,一股火上来,必须得亲眼看一下秀英有没有事,于是冲进了大队部去找人。
    结果那村干部的儿子一听,这人原来是姜秀英的“未婚夫”,气就不打一处来。
    说他来生产队找茬,耽误秋收大事,要好好教育。
    带着几个民兵把他撵出了村,在外面的村道上,几个人还合起手来揍了张辉。
    虽然伤的不严重,他连滚带爬的跑掉了,可回去后,一股火,就病倒了。
    张辉遇到这么倒霉的事,他老娘心疼老儿子,更是跟着着急上火。
    最近天气转凉,老太太得了场肺炎,于是住院了。
    张成这是忙里忙外,又得管他弟弟,还得伺候老娘。
    他也觉得事情可能另有原因,据张辉说,姜静涛那孩子不像是能干那种事。
    后来找人打听说,那个村生产队的人把姐弟俩关了一个多礼拜,之后送去了公社派出所,正关押着,说不定还要送农场改造。
    毕竟在秋收时期偷粮食这事,不算小事。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