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66章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卷第66章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第1/2页)
    刘志强将一摞文件依次递出。
    第二组李明哲接过的是《新时代经济思想与实践》,第三组郑怀民拿到《财税体制改革与创新》,第五组杨立新领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轮到郑仪时,刘志强略微停顿,将一份标有“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资料递给他。
    郑仪简单翻看,文件里涵盖了基层治理创新、社会组织培育、智慧城市管理等内容,理论精深,案例详实,显然是精心准备的课题。
    刘志强沉声道:
    “各组回去自行讨论,展示形式不限,但必须紧扣核心内容。”
    不简单。
    郑仪心中了然。
    这份任务看似只是“理论学习”,实则暗含多重考验。
    首先,八组选题不同,彼此间无法直接照搬,必须独立完成;其次,时间紧、任务重,短短三天就要吃透材料并提炼出有价值的内容。
    最后,展示形式虽然自由,但如何在“理论枯燥”与“内容深度”之间找到平衡,更是对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考验。
    各组组长带着材料回到座位上,纷纷召集组员展开讨论。
    郑仪一落座,杜云岚便直接问道:
    “郑组长,领到什么题目?”
    他没急着回答,而是将资料平铺在桌上,让所有人看清封面。
    “社会治理现代化?”
    李在明眉头微挑。
    “这个课题倒是挺新的。”
    陈道远仔细翻看大纲:
    “内容不少,涉及基层治理、社会组织、智慧政务等多个板块。”
    林成栋冷哼一声,不情不愿地凑过来看了一眼:
    “这种东西有什么好讲的?空泛得很。”
    郑仪没有理会林成栋的抱怨,而是直接切入正题:
    “各位怎么看?怎么分配?”
    杜云岚想了想:
    “我是商务厅的,对经济领域更熟,这篇东西里只有‘智慧政务’勉强沾边。”
    陈道远点头:
    “我做过政策研究,可以负责理论梳理。”
    李在明微微一笑:
    “我对政府工作比较熟悉,不如我来负责‘基层治理’这块。”
    郑仪看了他一眼。
    表面上,李在明是在主动揽任务,但实际上,“基层治理”是整个课题里最核心的部分,掌握这部分,就等于掌握了整个报告的灵魂。
    而李在明显然想借此占据主导权。
    “可以。”
    郑仪点点头。
    “那李科长负责基层治理板块。”
    他转头看向陈道远:
    “陈科长,你负责理论框架和关键政策梳理。”
    “杜科长,你来主笔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的部分。”
    “至于林处……”
    郑仪顿了顿,目光落在一直板着脸的林成栋身上:
    “林处对交通规划很熟悉,社会治理中的公共设施管理这一块,能不能麻烦你?”
    林成栋愣住了,显然没想到郑仪会给他分配任务,更没想到郑仪会给他一个相对独立的板块。
    他本想一口回绝,但看到其他人都开始领任务,自己若再摆烂,反而显得格格不入。
    “……行吧。”
    他勉为其难地答应下来,语气却缓和了几分。
    郑仪最后说道:
    “我来负责整体框架和汇报串联。”
    他看向众人:
    “大家现在就开始整理思路,晚上我们碰一次,汇总初稿。”
    杜云岚轻笑:
    “郑组长效率真高。”
    李在明就算拿到最重要的基层治理内容,却没有太多的高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66章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第2/2页)
    郑仪的分配看似公平,实则牢牢掌控了全局,他让每个人都负责一部分,但最关键的总揽和汇报,却握在自手里。
    而且,这样的分配,所有人都不得不参与进来,连林成栋都推不掉。
    李在明忽然意识到,郑仪根本不怕他抢基层治理这块内容。
    因为整个框架在郑仪手里,无论谁负责哪部分,最终都要按照他的逻辑整合。
    随着午餐时间的临近,党校食堂开始热闹起来。
    郑仪收拾好材料,提议道:
    “大家先去吃饭,下午继续。”
    众人各自起身,李在明率先离开,临走前深深看了郑仪一眼。
    林成栋刚要走,郑仪忽然叫住他:
    “林处,一起?”
    林成栋神色一僵,显然没料到郑仪会主动邀请自己。他犹豫片刻,生硬地点了点头。
    食堂里学员三五成群地落座,氛围轻松了不少。
    郑仪选了个靠窗的座位,和林成栋面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