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0章 立场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卷第30章立场(第1/2页)
    省考笔试第一的成绩犹如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的不仅是层层涟漪,更是暗流涌动的博弈。
    郑仪很清楚,接下来的面试才是真正的战场。
    考场如官场,面试即“站队”。
    王振国会如何表态?
    程安书是否认可?
    周慕云的资本又在何处落子?
    而那些曾被自己压过一头的竞争者、看不惯平民子弟爬上高位的权贵子弟、甚至是某些暗中较劲的政治对手,都可能在关键时刻下绊子。
    他需要做的,远比复习面试技巧更复杂,既要展现实力,又要把握分寸;既要锋芒毕露,又要懂得藏拙。
    郑仪没有片刻松懈,笔试结果公布的当天下午,他就再次来到徐永康的办公室。
    推门时,办公室里除了徐永康,还坐着一位四十出头的中年男子,西装笔挺,面容沉稳,正与徐永康低声交谈。
    见郑仪进来,徐永康微微一笑:
    “来了?”
    他指了指身旁的中年男子:
    “这是你师兄,刘志明。”
    郑仪心头一震。
    刘志明,江东省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处处长,徐永康的得意门生之一,实权部门的重要人物。
    “刘师兄好。”
    郑仪恭敬地问候,没有多余的客套,却也丝毫不显谄媚。
    刘志明上下打量着郑仪,但很快就露出一丝赞许:
    “老师常提起你,说你天赋极佳,是块好料子。”
    徐永康给郑仪倒了杯茶,慢悠悠道:
    “志明在系统里干了十几年,对省里的情况门清。”
    他看了刘志明一眼。
    “你师弟这次考了第一,面试这一关,你得帮忙把把关。”
    刘志明笑了笑,没有立即接话,而是先问了郑仪一个问题:
    “你知道发改委最看重什么吗?”
    郑仪沉吟片刻,答道:
    “宏观视野,和细节落地的平衡。”
    这个答案显然出乎刘志明的预料。
    他本以为郑仪会说“政策把握”或“经济分析”之类的标准答案,没想到郑仪直接点出了发改委工作的核心。
    既要有站得高、看得远的格局,又要有能沉下去、落到实处的执行力。
    刘志明终于露出认真的神色,微微点头:
    “有点意思。”
    他放下茶杯,直言不讳:
    “省里派系复杂,这次面试,王部长和程秘书长那边的人都会到场。”
    这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面试不仅是对能力的考察,更是对背景、靠山、派系的试探。
    郑仪眼神微动,但没有插话,静待下文。
    刘志明看着郑仪平静的眼神,知道他听懂了自己的暗示。
    “王部长虽然欣赏你,但面试组不是他一人说了算。”
    “程秘书长那边也不会明确表态,毕竟你是徐老师的学生,他们多少要给几分薄面,但也不会过度干预。”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严肃:
    “这种级别的面试,大人物们反而最难直接插手。”
    换句话说,郑仪虽然得到了王振国和程安书的初步认可,但他们不可能为了一个尚未正式入职的年轻人落下“干预选拔”的口实。
    郑仪微微颔首。
    他明白刘志明的意思,高层虽有青睐,但真正的考验,反而要他自己去闯。
    “师兄的意思是,这次面试,最大的变数其实在中层?”
    刘志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聪明。”
    刘志明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内部资料,轻轻推到郑仪面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30章立场(第2/2页)
    “省发改委的面试评分表,五个考官,分别来自不同系统。”
    他手指点了点表格上的几行字。
    “王部长的人有一个,程秘书长那边一个,省组部一个,剩下两个……”
    他抬眼看向郑仪:
    “一个是本地派的魏宏,现任产业协调处处长,另一个是省财政的老赵。”
    魏宏,本地保守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向来反对王振国的“激进改革”,推崇“稳字当头”。
    而财政厅的老赵,虽然表面上中立,但私下与本地几家龙头企业关系密切。
    这两个人,绝对不待见郑仪。
    “魏宏最讨厌什么?”
    郑仪直截了当地问。
    刘志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这师弟不仅聪明,而且毫不迂腐,懂得抓住关键。
    “魏宏最恨两种人。”
    刘志明伸出两根手指。
    “第一种,空谈理论的‘学院派’,第二种,跟风改革的‘冒进派’。”
    郑仪若有所思。
    他既是徐永康的学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