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因为惧怕死亡,惧怕自己会成为下一个死得莫名其妙的人,住在义庄附近的人一个接着一个搬走。为安抚民心,官府下令彻查,封闭义庄,可庄内除了棺材和无人认领的尸体外没有任何异常。为镇压邪祟,官府出面筹措银钱,在义庄附近建城隍庙。
城隍庙接受香火供奉那晚,又有一个人死了。更夫,死在城隍庙里,死状与那鬼一模一样。
“城隍庙可是第一现场?”沈渡问:“无论是鬼杀人,还是人杀人,皆要留下一定线索。线索为何,府衙可有记录?”
“吓人就吓人在这里,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线索。”衙役道:“更夫被发现时,背对着门,面朝城隍爷,侧躺在供桌上。衣衫完好,现场没有打斗痕迹。唯有那张脸,先是被乱刀划伤,而后用火把燎了一遍。伤口不同,被火燎伤的轻重程度也不同,死状却是一模一样。”
旁边的衙役咽了咽唾沫;“不光这样,还有城隍庙里的城隍爷。他的脸,也是被人先砍后烧。”
沈渡:“后来呢?”
衙役:“人死在城隍庙里,城隍爷的脸也给毁了,饶是个傻子也明白,无论行凶者是人是鬼,城隍庙和城隍爷都是镇不住的。既然镇不住,谁还供奉香火。刚建好的城隍庙,就这样废弃了。”
沈渡:“附近的百姓搬离后,可还有类似的案子发生?”
衙役:“没了!义庄废弃了,附近的百姓也都搬离了,加之闹鬼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的,任谁打这边儿过都得绕着走。类似的案子,再无发生。这边儿平静了好几年,直到近两年,义庄因为某种原因又被启用,安置一些无人认领的尸体。”
衙役试探道:“公子与慕姑娘在义庄时可有怪事发生?”
沈渡摇头,他的笙笙是鬼王,哪个恶鬼敢在她面前作祟?即便没有笙笙,就凭着他手上的戒指,也没有哪个恶鬼敢放肆。
两名衙役互换眼神,各自抚了抚心口,在心里道:“无事发生变好。”
落下帘子时,沈渡问:“那个报案的少年呢?他如何了?”
衙役挠了挠头:“见鬼那晚,他被吓晕了。醒来后,不见男鬼只见男尸,慌慌张张跑去府衙报案。许是吓着了,报案后大病一场,人也变得有些痴傻。他原就是来投亲的,在宁州已无亲眷。后来,被一个丧夫的妇人收养了。”
衙役用胳膊肘撞撞伙伴:“你还记得那人叫什么吗?”
“依稀记得姓李,李什么山。”被撞得那名衙役仔细想了想:“李柏山,就住在青州府里。”
李柏山……那个差点儿娶了丁香的男人!或许,只是同名同姓罢了。
马车停在安居堂门前,还未下车,就听银珠道:“知府老爷来过了,让公子和掌柜的回来后立马去府衙。好像是河边的那个案子有了线索。”
于是,马车掉头,直奔青州府衙。
代知府办事能力不错,仅仅一个晚上就查出许多线索来。小桃本名田桃,是田家沟人,与青梅竹马的田山结为夫妇。出事那天,她带着田山给她的二两银子去城里取嫁衣。
是取嫁衣,不是买嫁衣。
据田山所说,他们没有买成套的嫁衣,而是去裁缝铺定了一身。定金在选布料的时候掏过了,取嫁衣只需付剩下来的钱。除了嫁衣,还要买一些米面粮油。米面粮油是进城后先买的,因为沉,且占地方,买完后直接放在牛车上。
驾车的是村里的老田头儿,按辈分,得管他叫二大爷。
裁缝铺在一个小巷子里,牛车进不去,停在路口,让田桃自己去取嫁衣。他们约定好,在城门口见。然老田头儿等来等去,始终不见田桃。
慕笙:“等不到人,没去找一找?”
衙役:“找了,还请了相熟的人一起找,可人家裁缝铺的掌柜说,田桃取了嫁衣后离开了。查了账册,上面确有记录。”
慕笙:“掌柜说的不一定是实话!账册是铺子里的账册,做掌柜的,添上一笔就是。至于嫁衣取没取走,除了掌柜和取嫁衣的人谁知道。”
代知府:“慕姑娘怀疑那个裁缝铺?”
慕笙:“第二具尸体的身份可有查清?”
代知府:“查清了,没什么特别的,除了失踪那天。她是跟丫鬟一块儿出去的,在平乐街的第三个路口分开。丫鬟去胭脂铺里取定好的胭脂,小姐等在路口。等丫鬟取完胭脂回来,发现小姐不见了。”
慕笙:“既是失踪,可有报案?”
代知府拿出相关卷宗:“查了,确有报案,且知府衙门和县衙都派了人去找。根据事发当日,目击者的口供显示,第二名死者曾与多名路人说话。失踪前,街上有一顶小轿和一辆马车经过,遮挡了部分目击者的视线。小轿没找到,马车找到了,是城北刘家的。刘家与失踪者没有任何关系,当日是去酒楼吃饭的,经过那里实属正常。”
第三具到第七具尸体的情况大多也是如此。她们或正常上街,或正常办事,或孤身一人,或与亲友相伴,只是稍微分开下,走个神人就没了。除了田桃,剩下六家都在府衙备了案,若非河中浮尸出现,直到现在,他们都不相信他们的亲人已经遇害了。
慕笙:“除了死在河里,除了身无寸缕,除了被锦缎包裹,这七人还有什么共同特征?”
代知府看着慕笙,支支吾吾:“他们曾咨询,租赁或购买过房子。”
慕笙:“这算什么线索?是人就得吃喝拉撒睡。她们之中,年纪最大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年纪最小的,也在谈婚论嫁。成家就得有房。买房就得咨询,咨询过后,依据手中银两决定是买还是租。”
代知府讪讪笑着:“慕姑娘你会不会觉得过于巧合了?七个人,七名死者,都与房子有关。”
慕笙坐下:“给大人讲个故事吧?哥哥和弟弟在刑场围观,弟弟问哥哥,为何凶手那么笨,藏了几年,十几年,几十年还是被抓到了。难不成真应了那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哥哥答,因为只有被抓到的,才会被公布罪行,被处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