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隔天早上,周景明和武阳在旅社里睡到自然醒,然后一起到街上找馆子吃了饭,开始在县城里闲逛。
在这座群山环绕的县城里,就能看到清晨的阳光洒满雪山之巅,金光熠熠,犹如神灵显现,最高的阿尼玛卿雪山,是雪区四大神山之一,以磅礴的气势矗立在天边。
七月的山脚处,冰雪消融,绿茵如毯,山川的脉络清晰地映照在两人眼里,优美的弧形向着远方蔓延,在山顶瞬间变幻的光影中,闪耀着忽明忽暗的光芒,显得神圣、迷人。
和县城外放眼所及的美好相比,县城里却显得杂乱、喧嚣,所见之人,大都行色匆匆。
“周哥,这边的淘金客是真不少!”
武阳自然也能看出来,那些在街上往来的人是干什么的,他只是有些奇怪:“你说这边这么多地方有金子,怎么藏民不去采金,倒几乎都是外边的人来采?”
周景明简单解释:“藏民没有采金的习惯,他们一向认为金子是土地中珍贵的东西,不能随便乱动。
在西海这边淘金的,大都是西海海东八县的农民,因为农业区没什么工业、副业可搞,土地承包后,一年一季的作物种下,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没什么事儿,这边每年至少也有七八万的剩余劳动力前往西部采金。
咱们这一路过来,你也看到了,那些开着拖拉机,赶着大轱辘车在公路上走的,几乎都是淘金客,再加上口里来的淘金客,情况更为复杂,也更乱。”
武阳跟着又说:“周哥,其实我一直有一个问题想问。’
“你说。”
“去年年前回到老家,我听了几个在外闯荡回来的人说,现在在外面做生意,几乎只要有东西卖,就能赚钱,甚至不比淘金赚得少。”
“这我知道。”
“我想说的是,去年我都赚了不少,你肯定赚得更多,有没有想过转行做生意,不管怎么说,没那么凶险。”
“说了你可能不信,我从地质队出来,最开始的想法,就是去下海做生意,但......”
“怎么了?”
“武阳,以前我听人说过这样一番话:如果我的能力只能让我穷困潦倒,那穷困潦倒就是我的价值,只要不是我觉到悟到的,你给不了我,给了我也拿不住,只有我自己觉到悟到的,我才有可能做到,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这......什么意思?”
“意思是,我虽然曾经想过去做生意,但我毕竟没怎么接触过生意这行当,不了解,不擅长,我去做这个,可能处处碰壁,哪怕老天给我喂饭吃,我也未必能吃下。
而淘金不同,是我最擅长,懂得也最多的,我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规划,有很多东西已经是我懂的,能预见的,算是轻车熟路,我为什么不走自己熟悉的路道,要去走一条僻径,到处去磕磕碰碰?”
“哦......我明白了。”
“你怎么突然这么问,是不是有去做生意的想法?确实,做生意没有那么多凶险,你要是想去,我还是很支持的。”
武阳听到这话,连连摇头:“我要是想去,今年就不来了,再说了,我也不懂做生意,淘金河谷里的生活更刺激,比让我去跟人一天到晚讨价还价,进货买卖更有意思。”
“好好干吧,你要是真愿意干这行,咱们以后把事情做得越来越大,说不定某天,咱们还能杀向国外。”
“还能去国外啊?”
“怎么就不能去了?只要你想,就能去。”
“那必须得好好去见识见识,还不知道国外是啥样呢。什么时候去?”
“等在国内不好混的时候,具体得看情况。”
武阳在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像是打了鸡血。
他从来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选择淘金,除了赚钱之外,更喜欢那些打打杀杀的刺激生活,因为能一展拳脚。
周景明能很清楚地感受到每次矿点上有人来找麻烦,武阳骨子里透出的那一股子兴奋劲,活脱脱一个充满匪性的好战分子。
两人在县城里转了不少时间,算是看看这县城里的风情,最后,周景明领着武阳来到一个卖各种淘金工具的铺面前,准确地说,这是一个没招牌的铁匠铺。
铺子里,一个汉人正领着两个学徒打铁,火红的铁块,在小锤密集的节点下,被大锤在铁砧上敲得砰砰响,火星子四下飞溅,一层层的杂质从不断变形的火红铁块上剥落。
等了约莫半分钟的样子,这次敲击结束,那领头的赤裸着黑红上半身的师傅抬头看向两人,指了指一旁架子上放着的东西:“买工具?看中哪一样,随便挑!”
“我们不买工具,来问点事儿。”
周景明说这话的时候,随手从怀里掏了两张大团结递给铁匠师傅。
和阿勒坦的气球射击摊子一个性质,玛沁县城的铁匠铺存在的时间更久,不仅仅负责信息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