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两件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42章两件事(第1/2页)
    程县令这话在月红、暗香、月初心里刮起了一阵风。
    这人是官,并直接猜到了他们此行的目的。
    这要是一个刚正不阿认死理的朝廷官员。
    他们的行动必将会与这位县令形成对立面。
    陆沉却不这样认为。
    听话听音,程县令从始至终都对他们表现的极为和善。
    而且他开始就说了,是为与之较好而来。
    沉默稍许,陆沉坦然承认。
    “程县令猜的不错,但我很好奇,您怎么就能这般肯定?是我们哪里出了纰漏?”
    “并非你们的问题,只是我对本地的了解罢了!”
    程县令语气依旧温和。
    “望乡县这十几年来极少会有外来人。”
    “不仅是交通上的不利因素,更主要是这里没了让人冒险过来的价值。”
    “以前的望乡县有成群结队的人打捞各种海鲜、有下到海底采珠的采珠人。”
    “人们也会开辟盐田,将海水引入盐田,经过日晒蒸发,使水分逐渐减少。”
    “盐分结晶析出,会有持有盐引的盐商前来购买。”
    “造船的工匠们运用精湛的工艺打造出性能优良的大船。”
    “造出的大船可用于运送流放犯人登上岛屿,造船工匠也可以承接造船只的订单。”
    “本地村民们也会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种植的农作物也能在缴税后存下余粮。”
    “只是这一切的一切,在二十年前骤然改变.....”
    “二十年的岁月,弹指一瞬间,这里......早就没了曾经有过的繁荣。”
    “这座县城成了无人问津的地方,除了被朝廷流放过来的犯人和押送的官差。”
    众人一时陷入沉默。
    摧毁总是要比建设来的容易......
    浑身无力,晒不得太阳的人还能发挥多大的用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培养出能承接重任的下一代绝非一朝一夕。
    程县令的话再次响起。
    “说到来望乡县,想去流放岛帮助人的,你们也不是第一批。”
    “那些人拥有自己的商船,载着各种物资去往流放岛。”
    “那些是真正的船商,他们或许是受人所托,或许心怀悲悯!”
    “总之不会关心望乡县里的情况。”
    “不过,与你们同样出类拔萃的青年才俊,去年我倒是见过一位。”
    “他说他叫无敌,身上带着三把大刀,他说想着来望乡县大闹一场。”
    “结果他走了一遍后,没遇到一个值得他动手的人。”
    “于是,他去了县衙,舞了一套刀法给我看,要我替他办事。”
    程县令说的轻描淡写。
    事实上人家是用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但程县令不怪那人。
    身在苦楚中的人,反而更能理解别人的难处。
    程县令渴望他管辖之内的年轻后生们,都能和那位勇士一般无惧无畏,勇往直前!
    无敌......
    月红和暗香听到程县令提到这个名,总算想起还有这么一个人。
    唯独月初有些茫然。
    这名字一听就不得了啊!
    不知道他和常胜哥打起来谁胜谁负?
    仅从名字上来说,无敌听着好似更胜一筹。
    关于无敌,陆沉自然是知道的。
    好歹也是自家府上的一等侍卫。
    虽然行事鲁莽了些,但听母亲所说,他后来真上了流放岛照顾陈氏一族。
    在出府办事上,他倒是贯彻始终......
    这人,名副其实啊!
    思及此,陆沉关心的问。
    “他让程县令您帮他办何事?”
    “就两件事,一是帮他将书信通过驿站寄去京城。”
    “望乡县这边哪有驿站啊?但真要寄出也不是没有法子。”
    “烟瘴官道年轻的衙役不敢走,但走另一条小道还是可行的,不过是需要游过两条河。”
    “在北方人看来,河流的阻隔比山脉更难以克服。”
    “但在南方,男子们就没有不会游水的。”
    “他们将书信用油纸包好,顶在头上保障不会被河水打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42章两件事(第2/2页)
    程县令说到这,看了看陆沉几人。
    “你们想必是从大青山里,穿过那条烟瘴官道过来的吧!当真是勇气可嘉。”
    “这不算什么,押送犯人的解差和犯人们都走得,我们因何走不得?”
    陆沉不在意的摆摆手。
    一路过来,除了剿灭一批山匪时打了一场、修路时耽搁了不少时间。
    他们真没觉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